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第五批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五批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西楊莊遺址
  西楊莊遺址時代:新石器時代地址:駐馬店市驛城區(qū)朱古洞鄉(xiāng)西楊莊村…[詳細]
楊角寺遺址
  楊角寺遺址位于駐馬店市驛城區(qū)朱古洞鄉(xiāng)朱古洞村楊角寺村北的高崗地上,西南有人工魚塘,北200米為譚莊,東100米為至朱古洞鄉(xiāng)政府的公路,高速鐵路從遺址西部經(jīng)過。遺址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240米,東西寬170米,總面積40800平方米。-物調(diào)查、勘探,文化層厚1.5米,內(nèi)涵豐富,有大量的紅燒土塊、草木灰、石塊、碳粒等,地表散落有較多陶片和石器殘片,采集的標本有陶片、石器等。陶片以灰陶為主,黑陶和紅陶次之。紋飾以繩紋、籃紋居多、兼有素面和附加堆紋?杀嫫餍斡刑毡、罐、盆、碗、器蓋、鼎、鐳缽、碗等。石器多為磨制,有石斧、石鏟、石刀等。據(jù)器物和紋飾特征看,該遺址是一處典型的龍山文化遺址。1984年,文物…[詳細]
泌陽張莊遺址
  張莊遺址位于泌陽縣賒灣鄉(xiāng)王閆村委張莊南。西鄰高莊,南距邊莊200米,北距張莊100米,東為一條南北向的公路。遺址南北長620米,東西寬560米,中部略高,南部及西部為一蜿蜒的小溪,遺址中部有東西村村通公路直達高莊,南北有橫向小土路連接張莊與邊莊,遺址總面積347200平方米。在遺址表面,有大量的陶片,陶色以灰陶為主,紅陶次之,另有少量褐陶、黃陶、黑陶。紋飾以繩紋為主,籃紋、手捏紋次之,有個別鏤孔。陶器絕大部分輪制,個別手制,陶制一般夾沙夾蚌,部分陶器外有白色陶衣;可辨器類有鼎、罐、碗、壺、盤等。石器有石鏟等。在遺址東部有一紅燒土區(qū),推斷應(yīng)為遺址作坊區(qū),陶片眾多,并伴有甕棺葬一座。在遺址的西部,…[詳細]
周冢遺址
  周冢遺址位于新蔡縣城西5公里黃樓村委,東南至黃樓村465米,南至小委孜村540米,西南至化莊村705米,北臨小洪河。遺址西北東南向原為一個遺址,由于水土沖刷,斷斷續(xù)續(xù)分為3節(jié)。西半部被沖斷,后人把西邊稱周冢,中間稱平冢,東南部稱黃冢。周冢高6米,東西長56米,南北長47米;平冢東西長90米,南北長182米;黃冢東西長123米,南北長203米。3處總面積為44960平方米。遺址形狀不規(guī)則,灰土、文化層較厚,文物散落較密,延續(xù)時間較長。1953年北京考古專家裴文中來此考察,鑒定為商周遺址。周冢遺址是一處商周文化等不同時期的大型文化遺址,2008年6月被公布為第五批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牛寨遺址
  牛寨遺址位于西平縣城北15公里處的宋集鄉(xiāng)牛寨村,西距老洪莊約1200米,南距徐莊約900米,屬西平縣老王坡滯洪區(qū)邊緣地帶,海拔高度58.4米。遺址現(xiàn)為一突出地表緩坡土崗,最高點高出周圍地面約2.5米。從調(diào)查收集到的遺址地表遺物看,商代及漢代時期文化遺物均有,主要為生活器具殘片和建筑材料殘塊等。遺址地處老王坡滯洪區(qū)邊緣地帶,上部淤積較厚。2005年秋成品油管道鋪設(shè)時,至北向南在遺址上挖開一條2米寬的溝。從溝的側(cè)壁看2.5米深皆為文化層,出土文化遺物為新石器文化新砦類型,下部堆積內(nèi)涵不詳,此處應(yīng)為一處新石器文化遺址。遺址只是進行了文物調(diào)查,從采集的器物標本器形及陶器組合種類看,與嵩山地區(qū)新石器文化…[詳細]
苗塚遺址
  苗塚遺址,位于西平縣環(huán)城鄉(xiāng)李莊杜村東北1500米處,西距京廣鐵路2000米,北距淤泥河1100米,海拔高度為56米。從遺址上部地表所采集的文化遺物看,有新石器時期(龍山文化)、戰(zhàn)國、漢代時期的生活器具殘片和建筑材料殘塊。從采集到的文化遺物表明,苗塚遺址是一處上自新石器時期,下至漢代等不同時期的大型文化遺址。該遺址為文物調(diào)查時發(fā)現(xiàn),僅對其進行了鉆探,文化層疊壓共分4層。第一層為耕土層,土色為灰褐色,土質(zhì)疏松,內(nèi)含紅燒土粒、灰粒等,厚10厘米~15厘米;第二層土色為深灰色,土質(zhì)較硬,厚37厘米~45厘米,含大量陶片、灰粒及燒土塊;第三層土色為灰黑色,土質(zhì)疏松,厚60厘米~75厘米,內(nèi)含大量陶片;第…[詳細]
孫店遺址
  孫店遺址位于市區(qū)西南35公里孫店鎮(zhèn)政府北,遺址區(qū)為龜背形高地。遺址東南254米,南北358米,文化層0.7米。內(nèi)含龍山文化和商文化。出土遺物有石斧、石鏨、石箭頭、折沿缸、平底碗、磨光黑陶折腹盆、此皆屬龍山文化類型遺物。商代文化遺存有鬲足、缸口沿等殘品,紋飾有繩紋和附加堆紋。此遺址1978年被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6月16日被省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駱駝嶺遺址
  駱駝嶺遺址是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編號(5-248),位于項城市新橋鎮(zhèn)境內(nèi)的古文化遺址,位于新橋鎮(zhèn)朱大莊村北,東靠老泥河故道,河水自北向南流經(jīng)遺址東側(cè)。此嶺屬丘陵形高地,北高南低。其北部及中部突起如冢,南北對峙,形若駝峰,俗稱駱駝嶺。遺址南北長113米,東西寬110米,文化層厚2米左右,面積12000平方米,屬于龍山文化和商周文化遺址。1978年,被項城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項城市文物管理部門多次進行考察,挖掘出土文物有:石鏟、石刀、箭頭等,并在其南部東端距地面1米深處發(fā)現(xiàn)數(shù)具人頭骨,疑為奴隸殉葬坑。從河沿斷面考證,第一層系攏土層,厚28厘米,內(nèi)含有粗繩紋、瓦片、圓瓦檔等周代文化遺物…[詳細]
劉冢遺址
  劉冢遺址時代:新石器時代-周地址:項城市付集鎮(zhèn)劉冢村…[詳細]
淮陽雙冢遺址
  雙冢遺址位于縣城東南王店鄉(xiāng)雙冢村北側(cè),北距平糧臺古城址1.5公里,東臨蔡河,是一處含有龍山、二里頭、商文化遺址,1962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F(xiàn)兩冢一高20米,一高16米,面積約5740平方米,系夯土筑成。冢下為范圍較廣的古文化遺址,面積約5.28萬平方米,平均文化層深度在5米左右。遺址內(nèi)遺物豐富,冢東南有紅燒土房基面。是一處人口稠密,規(guī)模較大的古代村落遺址。1972年后,出土有陶紡輪、陶網(wǎng)墜、石鏟、石斧、石錛,并發(fā)現(xiàn)有大量的鹿角、蚌殼、豬、羊、狗、牛的骨骼。陶器殘片能看出器形的有:龍山文化時期缽形鼎、侈口甗等;二里頭文化時期的鼎、甗;商代大口尊、卷沿甕等。民國5年(1916年)《淮陽縣志…[詳細]
固陵遺址
  固陵遺址固陵位于縣城西北12.5公里,即柳林。據(jù)考證,固陵故城宋后被黃河水沖沒。1958年群眾打井時,曾發(fā)現(xiàn)在7米以下有瓦罐,還挖出棵桑樹,直徑約0.7米,高約2米許。足以說明七米以下尚有遺跡可考!妒酚洝ろ椨鸨炯o》載:“至固陵,而信越之兵不會”。《漢書·高帝紀》載:“五年冬十月,漢王追項羽至陽夏南止軍、與齊王信、魏相國越期會擊楚,至固陵不會”!对涂たh圖志》載:“項羽敗,南走固陵,此也。”考古證實,今淮陽縣境西北柳林,秦漢時為固陵。該故城長1200米、寬240米,分南、中、北三寨,每寨均有城門。柳林附近有固陵溝。此處即為歷史上著名的“固陵之戰(zhàn)”的古戰(zhàn)場。…[詳細]
武平城故址
  武平城故址位于鹿邑縣城西20公里邱集鄉(xiāng)武平城村內(nèi)。該村原名無命城,城南0.5公里為曹王莊,東1公里為劉福元,西0.5公里為丁莊,北1.5公里為白莊。白溝河?xùn)|南向從城中穿過。1978年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jù)清代光緒版《鹿邑縣志》記載:“武平城,漢縣!端(jīng)注》:渦水又東,逕武平城故城北。建安元年(公元196年),獻帝以(曹)操為大將軍,封武平侯,以此城為封邑?肌段簳さ匦沃尽,武平正始(三國魏齊王曹芳年號,240一249年)中,置有武平城。據(jù)此,知武平嘗廢。至魏宣武時,始復(fù)置縣?h既復(fù)矣,而境內(nèi)又有故城,新舊建置不于一地,了無可疑。今之遺址,為漢為魏,則莫能定矣!苯裎淦匠堑厣蟽H存東北角…[詳細]
鐵嶺墓地
  鐵嶺墓地位于新鄭市城區(qū)西北2.5公里的雙洎河北岸,新村鎮(zhèn)吳莊大隊鐵嶺村自然村與馮莊自然村周圍。大致呈方形,北部稍寬,南部稍窄,面積近四十萬平方米。估計鐵嶺墓地的墓葬總數(shù)在萬余座左右。2006年7月,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對鐵嶺墓地進行發(fā)掘,開探方66個,發(fā)掘面積7000平方米,清理龍山、西周、唐代灰坑46個、西周房址5座、西周陶窯1座、東周墓葬301座、唐代墓葬2座、清代墓葬4座、漢代水井1口,出土各類隨葬品千余件。出土各時代完整陶器400余件、銅器60余件、鐵器30余件、水晶環(huán)5件、玉器100余件(片)、海貝400余枚。特別值得關(guān)注的是,在M80槨內(nèi)棺外保存有大面積的荒帷痕跡。鄭州市文物考古研…[詳細]
陳氏三宰相墓
  陳氏三宰相墓位于河南省新鄭市郭店鎮(zhèn)宰相陳村西,因陳省華為贈中書令,陳堯叟、陳堯佐皆同平章事,所以人稱三宰相墳。陳氏三宰相墓區(qū)現(xiàn)存墓冢八座,分別為宋左諫議大夫贈中書令陳秦國公省華墓、宋同平章事樞密使贈侍中陳文忠公堯叟墓、宋同中書平章事贈司空侍中陳文惠公堯佐墓、宋天雄軍節(jié)度使贈太尉陳康肅公堯咨墓、宋太子中舍陳君希古墓、宋主客員外陳君學古墓、宋陳君知節(jié)墓、宋陳君珣墓,俱在郭店鎮(zhèn)宰相陳村。八座墓分做三區(qū),西側(cè)自西向東為堯叟、堯佐、堯咨的墓地。中間一區(qū)有兩座墓冢,東西平列,西為希古墓,東為學古墓。偏東一區(qū)有二冢,西為知節(jié)墓,東為珣墓。在墓域東北宋建崇孝寺背后有陳省華墓。諸墓現(xiàn)存高約5米,周長30~40米…[詳細]
高拱墓
  高拱墓俗稱“閣老墳”,位于新鄭市城區(qū)北閣老墳村西北約300處。北依鄭韓故城,南臨梳妝臺。從南向北依次有石牌坊,石牌坊向北約60米,建有拱形大門樓,高約8米,門前有1對石獅。大門內(nèi)為陵園,四周圍墻高2.3米、厚0.6米。進大門北行56米處建有兩門樓。進二門,中間修有甬道直通大殿。甬道兩旁對稱排列有石獅、石羊、石猴、石豬、石龜、石馬、石人等組成的石刻儀仗。石人高約2米,身著皂服,手持朝笏侍立,雕工精細。后邊是拜臺,左右有廂房,最后是祀祠大殿。殿后60米,有上圓下方,高8米,周長95米的墓冢。冢四周有5棵柏樹,意為“五龍捧壽”,F(xiàn)僅存墓冢。高拱(1512~1578年),字肅卿,號中玄子,新鄭人,魁之…[詳細]
紀信墓及碑刻
  紀信墓及碑刻位于鄭州市西北26公里古滎鎮(zhèn)紀公廟村。墓門朝東,地面現(xiàn)存圓冢高9米,周長約120米。有兩個小方亭形四阿頂式單層漢闕。1980年初,鄭州市博物館對該墓進行過考古發(fā)掘。該墓系用300多塊空心磚扣合而成,分兩主室和耳室。墓室外壙長9米,寬4.5米,雖經(jīng)多次盜掘,仍出土銅器、鐵器、玉器、陶器和車馬飾等300余件,現(xiàn)藏于市博物館。紀信(?~前204),漢高祖劉邦的大將。史載,漢王三年,劉邦屯兵滎陽,項羽率兵圍攻,漢軍-。紀信假扮劉邦詐降,帶數(shù)十騎從西門遁走成皋。項羽怒焚紀信,葬殘骸于此。明太祖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敕封紀信為靈佑侯、鄭州城隍爺,建廟于州置東1.5公里處。后人為了表…[詳細]
皇陵南兆域
  皇陵南兆域位于偃師市高龍鎮(zhèn)、大口鄉(xiāng)、顧縣鎮(zhèn)和伊濱區(qū)龐村鎮(zhèn)、寇店鎮(zhèn)、李村鎮(zhèn)。概況:東漢王朝共建造了12座帝陵,其中有11座分布在洛陽附近。5座帝陵坐落在漢魏故城西北的邙山上, 東漢 河南省另外6座帝陵坐落在漢魏故城東南的萬安山麓,這就是東漢帝陵的邙山和洛南兩大陵區(qū)。洛南東漢帝陵區(qū)葬有明帝(顯節(jié)陵)、章帝(敬陵)、和帝(慎陵)、殤帝(康陵)、質(zhì)帝(靜陵)、桓帝(宣陵)6位皇帝。如今這些陵區(qū)內(nèi)墓冢林立,基本保存著皇陵氣勢恢宏、肅穆威嚴的原貌![詳細]
姚崇墓
  姚崇墓園位于河南省伊川縣彭婆鄉(xiāng)許營村北三華里處,背靠萬安山,西距北宋名相范仲淹墓園約200多米,在新修的范仲淹塑像廣場可看到不遠處有醒目的古建筑,那便是姚崇的祠堂。原姚崇墓地規(guī)制宏大,據(jù)史書記載和歷代出土的墓志可知,葬在此地的姚氏家族成員還有姚崇的母親--彭城郡夫人劉氏;妻沛國夫人劉氏、鄭國夫人鄭氏;長子光祿少卿姚彝(唐碑尚存)、二子坊州刺史姚異、三子尚書左丞姚弈;四代孫蘄州黃梅縣令姚侑,五代孫諫議大夫姚勖、姚棲云等。原姚崇陵墓高大,歷經(jīng)一千二百余年,一直保存到上世紀七十年代?上秸恋貢r被毀,幕磚亦被用作水利渡槽。唯墓地西北之開元五年所立長子姚彝神道碑尚在,這塊唐碑為唐秘書少監(jiān)崔沔撰,唐書…[詳細]
太平莊蘇秦墓
  太平莊蘇秦墓太平莊位于洛陽城東南4公里處,相傳村南有“蘇家!,即蘇秦墓。戰(zhàn)國時期著名縱橫家蘇秦是東周洛陽軒里人。據(jù)考證,軒里就在現(xiàn)今東郊太平莊一帶。舊時太平莊村南曾有蘇秦故里的碑刻,可惜文革期間毀掉。該村學校校園傳為蘇家花園遺址。最近,太平莊人在施工時,發(fā)現(xiàn)了唐代武德八年(公元625年)蕭瑀所立的“武安君六國丞相蘇公墓”碑!妒酚洝吩疲禾K秦,東周洛陽人也。《戰(zhàn)國策》云:蘇秦,洛陽乘軒里人。乘軒里在何處,文獻失載!堵尻栙に{記》雖有記載,但令人生疑。自北魏至明1000余年亦無蘇秦故里記載,明清文獻云為“洛陽古太平莊”,不知所據(jù)何本。蘇秦墓在山東、河南有數(shù)座,真?zhèn)文。洛陽太平莊村出土唐代“武安…[詳細]
岑彭、馬武墓
  岑彭、馬武墓時代:漢地址:尉氏縣十八里鎮(zhèn)錦被崗村及凡家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