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墓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墓篇

察吾乎古墓群
  察吾乎溝口墓葬群也稱為哈爾莫墩古墓。它位于和靜縣以西約30余公里的天山察吾乎溝口,屬和靜縣北哈爾莫墩鄉(xiāng)。該古墓群數(shù)量較大,在方圓10公里的范圍內坐落著約二千余座墓葬,是新疆目前發(fā)現(xiàn)最大的一處氏族公共墓地。墓葬密集,排列有序,規(guī)模大,石圍墓、屈肢葬和帶流彩陶器是其文化特征。墓葬形制、出土文物及文化內涵地域特征明顯,被命名為“察吾乎文化”。時代除三號墓為東漢早期外,其余大都在公元前1000-前500年!安煳岷酢泵晒耪Z意為“懸崖的溝”。察吾乎古墓群主要由1號—8號墓地組成,分布密集、排列有序、特征鮮明、氣勢宏大。地表幾無植被,為戈壁礫石地層。察吾乎溝口墓葬群在地面上的標志有三種:一種是用大卵石圍成…[詳細]
索倫慘案烈士墓
  歷史的遺跡記載著一個時代的平凡故事、一個時代的偉大傳奇。在科右前旗索倫、在七烈士紀念碑前,1946年一幅為爭取自由、解放、和平、幸福而浴血奮戰(zhàn)的英雄畫卷翩然展開,松濤陣陣唱出的是英雄的贊歌。1945年8月,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在蘇聯(lián)紅軍的幫助下,內蒙古從日本帝國主義和國民黨政府的統(tǒng)治下獲得解放后,蒙古族人民的第一個迫切要求是,盡早實現(xiàn)期望已久的民族自治。在這種形勢下,-同志按照黨中央的指示,團結和帶領內蒙古蒙古族、各族有識之士和人民群眾,開展內蒙古自治運動,于1947年5月1日在烏蘭浩特成立了中國第一個民族自治政府。然而,歷史上蒙古族主要聚居的地域還沒有統(tǒng)一為一個自治區(qū),民眾期望內蒙古的完全…[詳細]
李淳風墓
  在岐山縣城東北約六華里之處的鳳鳴鎮(zhèn)李家道村,有一座唐代天文學家李淳風的墳墓。李淳風祖籍岐州雍縣(今陜西岐山)人,自幼聰慧好學,稍長,博覽群書,尤其精通天文、歷法、數(shù)學、陰陽學等,而且很有膽識。貞觀初年,援官仕郎,在太史局(相當今天的天文臺)工作,0八年升為太史令(相當現(xiàn)在的天文臺長),是唐代一位著名的數(shù)學家,天文學家和歷算家。李淳風是世界上第一個給風定級的人,人們提起李淳風,有口皆碑。古時候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受到天氣狀況的很大制約。為了掌握主動權,人們就必須了解天氣的變化。這就推動了我國古代氣象科學的發(fā)展。由于李淳風有著深厚的天文學基礎,以及他在工作上的便利,使他有很多觀察和研究氣象的機會!兑乙颜肌贰[詳細]
晉文公墓
  晉文公墓,在山西省曲沃與絳縣交界的安嶼鎮(zhèn)的下村側,墓高40米,圓形,周長200米,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墓主晉文公(前697-前628),春秋時晉國國君,名重耳,晉獻公之子。-在外逃亡19年后歸國即位,勵精圖治,使晉國成為實力強大的霸主! x獻公墓位于絳縣南樊槐泉村東嶺。墓高百尺,無祠孤寢,墓形似無柄之木鐸。他是春秋時晉國武公之子,名詭諸,始建都維(山西絳縣)。 晉文公獻公初娶賈氏為妻,無子。繼娶齊姜,生秦穆公夫人及太子申生。后再娶二女于戎,生重耳、夷吾。在討伐驪戎的戰(zhàn)爭中獲驪姬,生奚齊。獻公寵愛驪姬,常聽其讒言,先逼死太子申生,又欲加害公子重耳和夷吾,以達到讓奚齊繼位的目的。獻公在位二十六…[詳細]
羅漢山古墓群
  在曲靖境內,除八塔古墓群之外,后來發(fā)現(xiàn)的最為壯觀的古墓群在三寶(明代曲靖府城南城)的羅漢山梁堆墓群。這是位于曲陸高速公路與326國道之間的一座小山,茂密的云南松和四季的野花常年將它裝點得生機勃勃。這里的古墓早在《新篡云南通志·卷八十二·金石考》引《曲靖地志》就有記載:“城外多高壘,皆曰梁王墓。城南羅漢山亦有八冢,真?zhèn)文,前有人掘之,得金玉戈兵器皿之屬!边@當中就說得很明白,不過只是數(shù)量上不準確,這里的梁堆墓不是八冢而是十二冢。密集地分布在這1.6平方公里的山頂。這片古墓群從通志記載上看,早在清代就有人盜過,而最近的一次被盜發(fā)生在2001年三月末的一天,盜墓賊從標號為M11的一座古墓下手,從頂…[詳細]
青山崖墓群
  臨澧著名的名勝古跡之一青山崖墓群被國務院2013年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青山崖墓群位于臨澧縣城以北35公里處的澧水河南岸,規(guī)模宏大,十分壯觀。離青山大壩船閘100米,面臨澧水河,對面是澧陽平原,東距澧縣城20公里,西距石門縣城15公里,此處是澧水河進入平原的最后一段山頭,當?shù)厝朔Q“洞子眼”。青山崖墓群建立在一個松散的紅石崖壁上。屬人工開鑿,構造基本一致,都是長方形和正方形。墓頂與墓底寬度一致。整個崖壁的坡度在80度至90度之間,全部分布在高50米、寬180米的崖壁上。共有大小洞穴104個,分兩類:一類是兩室,后室比前一室高出一個臺面40公分左右;另一類是單室。其中M66號墓比較獨特…[詳細]
袁林
  袁林,又稱袁世凱墓、袁公林,建于1916年6月,1918年6月建成,占地9萬多平方米,是中國清末民初著名的軍事、政治人物、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統(tǒng)袁世凱及其夫人于氏的中西合璧風格的大型墓葬。袁林位于今河南省安陽市北關區(qū)勝利路洹水北岸的太平莊,南臨洹水,北望韓陵,東接御道,西依京廣。陵墓按照明、清陵的格局,采用中西合璧的構筑手法,以中國古典傳統(tǒng)形制為體,西洋建筑風貌為用,古今并存,風格殊異,是我國陵墓建筑的一個創(chuàng)例,在我國陵墓建筑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目前建筑格局基本保存完好。袁林于1982年11月21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3月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詳細]
朱家崗戰(zhàn)斗烈士墓
  朱家崗戰(zhàn)斗烈士墓朱家崗烈士陵園朱家崗烈士陵園位于泗洪縣曹廟鄉(xiāng)朱家崗村,為紀念在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朱家崗戰(zhàn)役中光榮犧牲的73名烈士而建。園內建有紀念塔、紀念館、陳列館、碑廓等。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級旅游景區(qū)。朱家崗烈士陵園位于洪澤湖西畔,抗日戰(zhàn)爭時期隸屬淮北蘇皖邊區(qū)泗陽縣曹廟區(qū)朱家崗鄉(xiāng),現(xiàn)為江蘇省泗洪縣曹廟鄉(xiāng)朱崗村,離泗洪縣城約35公里。朱家崗烈士陵園埋葬了73位革命烈士的遺體,他們是中華民族之魂的體現(xiàn),其浩然正氣,直上九霄。烈士陵園還埋葬著當年日本侵略軍沒來得及運走的13名官兵的遺體,這在中外戰(zhàn)爭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它體現(xiàn)了在中國0領導下的中國人民廣闊胸懷,已經(jīng)在國際上產(chǎn)生了積極影響![詳細]
虞姬生態(tài)園
  從沭陽縣老城區(qū)出發(fā),經(jīng)迎賓大道,僅用8分鐘的車程,便至聞名遐邇的蘇北大型開放型市民公園———虞姬生態(tài)園。穿過景區(qū)高大的門樓,我們踏入園門,迎面吹來一陣清風,夾雜著青草的香味和泥土的芬芳,讓人頓感心曠神怡。鵝卵石、青磚鋪成的小路曲折蜿蜒,漫步在小路上,路旁的花朵和小草隨風舞動,仿佛在歡迎我們的到來,煞是可愛。虞姬生態(tài)園于2006年5月向世人揭開了神秘的面紗:1500萬元的投入,312畝的景區(qū),在設計上突出“以綠為骨,以水為媒,以人為本”的理念,景點布置上追求“源于自然,高于自然”。設計模擬自然界中的洲、嶼、堤、河、山等現(xiàn)象,并形成了以植物造景為主的生態(tài)、園林景觀。在植物配置上,我們明顯地可以感受…[詳細]
李廣墓
  李廣墓在甘肅天水,是當年北擊匈奴的邊疆,也是伏曦的故里。剛到天水時,并不知道李廣墓在這兒,后來看到城市簡介,才決定去一趟。甘肅的景色有個特點,就是缺水,全是黃土旱地,無論是塬子上的小鎮(zhèn)還是處在峽谷里的城市,居民都有接雨水的習慣,不然生活用水不夠的。河川里只留下千百年來一道道洪水沖刷的痕跡,殘留在谷底溝壑里的只有涓涓細流,孱弱地流淌在干涸河床上,卻怎么也無法填補整體上的枯竭。風一吹,撲面而來的漫天的黃土,彌散于你周圍每一寸空間,讓路人透不過氣來。缺水以至雜草都長不到一個春秋,不要提樹了。到處都是裸露的黃土,皺巴巴的像枯裂的皮膚。干硬的土塊,巖石般地矗立在山顛,那份蒼涼在遠古時就已經(jīng)凝成,只是歲月…[詳細]
魏王豹墓
  魏王豹墓,位于信陽鄉(xiāng)郭來儀村西南,面積1575平方米,封土高4米。民國《無棣縣志》載,“漢魏玉豹墓,城北七里。相傳韓信由燕伐齊到此,豹迎戰(zhàn)三百合,中卸甲風陣亡,信令將士撮土筑此墓!1977年地區(qū)文管部門曾對古墓實挖(選點勘查),確屬漢墓,內葬何人,未考。1987年主標志為“郭來儀(以地取名)古墓!绷袨槭〖壷攸c文物保護單位。魏王豹墓又稱郭萊儀古墓,當?shù)卮迕穸妓追Q它為“臺子坡”。據(jù)民國時期《無棣縣志》記載:相傳楚漢之爭時期,韓信由燕國攻打齊國時,曾在這里與魏王豹大戰(zhàn)三百回合。豹在解下盔甲休息時,患病猝死。韓信敬佩他的勇猛,命令漢軍將士們撮土筑墳安葬了他。而當?shù)乩习傩湛谥辛鱾鞯陌姹靖泳唧w生動:…[詳細]
歐陽修墓
  歐陽修墓,位于河南省新鄭市辛店鎮(zhèn),在縣城西13公里歐陽寺村,墓域北倚崗阜,南臨溝溪。陵園西依崗阜,東臨谷溪,過去碑碣林立,古柏參天,成為清代新鄭八大景之一“歐墳煙雨”,自然環(huán)境非常優(yōu)美。宋熙寧八年(1075)歐陽修賜葬于此,其后繼配第三夫人薛氏,其子發(fā),奕,棐,辨,其孫愬、等陸續(xù)葬入。歐墳建有陵園,坐北向南。在南北中軸線上建有照壁、大門、內照壁、東西廂房、大殿,直通陵墓,四周包以圍墻。外照壁高5米,長6米,厚0.7米。大門三間,門外左右修有閃墻、臺階。內照壁與圍墻同高,將庭院分為前后兩部,左右兩側置有便門,庭院中修有甬道,兩邊立有石豬、石羊等,對稱排列,間隔3米。庭院中東西側各建廂房三間。大殿…[詳細]
兵溝文化旅游區(qū)
  兵溝文化旅游區(qū)位于銀川市黃河東岸38公里,占地26平方公里,坐落在銀川市黃河東岸,位于銀川市濱河新區(qū)北側,兵溝黃河大橋南側,踞首府銀川直線距離22公里。主要有:秦障、漢墓、大漠、黃河、峽谷,五大特色資源。雄渾凄美的大漠黃河、撼人心魄的大峽谷和遐邇文明的影視拍攝基地,在這里可以享受徒步峽谷或駕車越野探險的快感,也可欣賞影視明星的風采和劇組拍攝的場景,景區(qū)內旅游資源豐富自然與歷史人文景觀交相呼應,景區(qū)境內河景、沙景、峽景兼而有之,是集歷史文化和遺跡、邊塞文化、自駕休閑、娛樂度假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景區(qū)。兵溝旅游區(qū),現(xiàn)擁有西北第一個最大的房車基地,西北第一個最大的自駕游基地,西北第一個特色景區(qū)沙漠浴場…[詳細]
石壕紅軍烈士墓
  石壕紅軍烈士墓位于綦江區(qū)石壕鎮(zhèn),距綦江城區(qū)80公里,占地約5533平方米。一九三五年一月,中央紅軍長征到達遵義,在那里召開了我黨歷史上具有偉大轉折的遵義會議。會前紅一軍團八千多人,在左權、羅瑞卿、朱瑞的率領下,越過婁山關,占領桐梓,前鋒抵川境羊角,扼守川黔要沖酒店埡關隘,警戒川軍進犯,保衛(wèi)了遵義會議的順利召開。會后,紅一軍團奉令西進,途經(jīng)石壕向赤水方向進發(fā)。一月十五日,紅一軍團在松坎和九龍山兩地分別擊潰貴州鹽防軍和川軍劉湘的模范師三旅八團三營后,于二十一日從松坎出發(fā),經(jīng)箭頭埡、兩河口、毛狗埡、倒馬坎到達石壕。二十二日,大部隊從石壕出發(fā)折轉貴州,最后在土城勝利渡過赤水河,即“一渡赤水”。紅軍途經(jīng)…[詳細]
新四軍聯(lián)抗烈士陵園
  新四軍聯(lián)抗烈士陵園,占地面積33300平方米,建筑面積2100余平方米,位于江蘇省南通市海安縣墩頭鎮(zhèn)千步村,建立于1944年,是蘇中地區(qū)唯一的從抗日戰(zhàn)爭年代保存下來的規(guī)模較大的烈士陵園。1940年10月,新四軍在蘇中地區(qū)為執(zhí)行黨的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穩(wěn)定江淮大地各雜牌武裝,團結爭取他們共同抗日,在陳毅同志的精心策劃下,在曲塘鎮(zhèn)成立了一支團結抗日的特殊武裝部隊,定名為魯蘇皖邊區(qū)游擊總指揮部直屬縱隊、魯蘇戰(zhàn)區(qū)蘇北游擊指揮部第三縱隊司令部,簡稱聯(lián)抗部隊,并指定由我地下黨員、國民黨中將身份的黃逸峰任司令。聯(lián)抗部隊主要活動地區(qū)劃定為泰州至海安的通揚運河以北,海安至東臺的串揚河以西,東臺至興化一線以南,興化…[詳細]
海瑞墓
  海瑞墓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海南省?谑形鹘紴I涯村的海瑞墓,為一長方形陵園。四周為石砌圍墻,園內草木四季長青,環(huán)境整潔、寧靜、肅穆。海瑞墓園始建于明萬歷十七年(1589年),是皇帝派許子偉專程到海南監(jiān)督修建成的。據(jù)說,當海瑞靈柩運至現(xiàn)墓地時,抬靈柩的繩子突然斷了,人們以為這是海瑞自選取風水寶地,于是將其就地下葬。海瑞(1514——1587年),字汝賢,一字國開,號剛峰,瓊山市府城鎮(zhèn)金花村人。舉鄉(xiāng)試入都,恩賜進士,初任南平教諭,后升任淳安知縣、興國知縣。在任內推行清丈、均徭,廉潔自恃,人言布袍可脫粟。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任戶部云南司主事,其時世宗寵信方士,專意齋蘸,妄求長生不死之藥,忽朝…[詳細]
包公墓園
  包公墓園全稱包孝肅公墓園,位于合肥市內包河南畔林區(qū),與包公祠緊緊相連,整座墓園面積1200平方米。墓園由主墓區(qū)、附墓區(qū)和管理區(qū)組成。主墓呈覆斗型,墓室內安放有包拯墓志銘和2.4米長的金絲楠木棺,棺內安放包拯遺骨。北側是附墓區(qū),有包拯夫人董氏及其子、媳等墓5座。整個墓園莊重肅穆,寓包拯稟性峭直、剛毅之意。主要建筑上置有全國著名書法家趙樸初、劉海粟、啟功、溥杰等撰書的楹聯(lián)。墓園外有神墻圍護,內有神道貫通。園區(qū)規(guī)模宏大,建筑古樸典雅,滿園蒼松翠柏,地勢起落有致,與相距不遠的包公祠和相鄰的清風閣遙相輝映。北宋嘉祐七年春天(公元1062年),宋仁宗見包公年事已高,家中又無田產(chǎn),曾下詔賞賜包公在廬州地界一…[詳細]
張作霖墓園
  在凌海市石山鎮(zhèn)東八里有個小村落叫驛馬坊,在村西頭大片果樹林中掩映著一座規(guī)模不小的墓園,曾為一代梟雄的“東北王”張作霖便葬在這里。走進張作霖墓園,西門外有石刻門柱兩根,分立于門之左右,上刻塋聯(lián)一副:“佳兆千秋開驛馬,孝恩百世仰慈烏”。門柱東24米處,矗立著規(guī)格一致造型相同的兩甬大石碑,為九眼透雕盤龍式。南面一甬是清宣統(tǒng)二年十一月十九日溥儀皇帝賜張作霖母親的誥命碑,北面一甬是張作霖于民國五年十一月為其母立的墓碑。墓園周圍為青磚花墻,甚是美觀。由園門到墳前有64米長的青磚甬道,兩側砌起馬路邊石。兩座墳墓為水泥筑成圓拱型,一座是張母王太夫人之墓,一座是張作霖與趙氏夫人合葬之墓。據(jù)史料記載,民國初年,張…[詳細]
磁縣北朝墓群
  北朝墓群磁縣西南部講武城一帶的漳河沿岸,遍布著130多個大大小小的土丘,這是一片古墓群。長久以來,這些土丘被認為是曹操的七十二疑冢。這似乎不是空穴來風。從歷史的真實來說,位于臨漳的六朝故都鄴城,與磁縣相鄰,距磁縣縣城僅15公里,曹操破袁紹后以鄴為都城,在這里修建銅雀臺,在位于磁縣的講武城培育軍將,曹操死后也確實葬在距離鄴城很近的磁縣這一帶。從社會的虛妄來說,自宋以后,曹操在人們心目中逐漸變成了0臣,特別是元代以后,丑化曹操的社會風氣日烈。元末作家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為曹操塑造了一個0詐的藝術形象,甚至在第七十八回這樣描繪,曹操臨終前“遺命于彰德府講武城外,設立疑冢七十二,勿令后人知吾葬處:恐…[詳細]
明肅王墓
  明肅王墓人稱榆中縣來紫堡平頂峰下的明肅王墓為“甘肅的十三陵”,其實只有十一冢墳墓,埋葬著莊王、康王朱瞻焰,簡王朱祿埤、恭王朱貢琮、靖王朱真淤、定王朱弼桄、昭王朱縉炯、懷王朱紳堵、懿王朱縉、末代肅王朱識鉉和憲王朱紳堯的妻子薛夫人。明代王公貴族把墓地相中在這里,除了迷信風水以外,主要還因為這里有很好的地理環(huán)境:頭枕“王冠”(平頂峰),腳踩“玉帶”(苑川河)。墓室結構這座明肅王墓陵寢,其格式和十三陵的墓室一樣,也是一進三室,左右有兩個耳室。所不同的是,十三陵地下宮寢用的是漢白玉石料,石縫也是用糯米汁粘合的。而肅王墓僅僅用青磚箍起,整個體積和空間也比十三陵小得多。此墓開掘后,墓門左上方磚壁上有一個被撬…[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