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閣寺(第二批省保)
時代:明、清
地址:五臺山臺懷鎮(zhèn)西北15公里
據《資治通鑒·唐紀》載,唐大歷五年(770年),代宗李豫詔高僧印度來華的三藏法師不空赴五臺山修功德,建寺鑄銅為瓦,涂金瓦上,飾佛閣為金閣,故名金閣寺。五代后幾經重修,雖基址末變,但建筑風格已非原貌。明嘉靖四年(1525年)重修,清至民國年間多次修葺,現存建筑為明、清遺構。
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積2.11萬平方米,有殿堂房屋160余間。寺內建筑布局分兩進院落,前院中軸線上有天王殿,左右分為鐘鼓二樓,院之正中為觀音閣,面闊七間,進深六間,四周圍廊,重檐歇山頂。閣內正中塑高17.7米的千手觀音銅像一軀,后人于銅像之上覆蓋泥皮一層,將銅像隱于泥層之中。觀音像西南隅,塑有詔令建造該寺的唐代宗李豫像。
前、后院之間有上下兩層19間樓殿相連貫,下層為僧舍,上層分別為菩薩殿、羅漢殿、地藏殿、藥王殿、玉皇殿、三皇殿、送子觀音殿等,塑像人物繁雜,有近千尊之多。樓殿后的大雄寶殿,為后院主殿,面闊五間,內供三世佛,十八羅漢分列兩側,均保存完好。
寺內存有明嘉靖碑2通,民國碑1通。
臺懷鎮(zhèn):臺懷鎮(zhèn)原址在五臺山中部,清水河畔,因五峰環(huán)抱現而得名,附近是著名的五臺山寺廟群。前清時,臺懷曾為皇家行宮,康熙、乾隆多次巡游、居此。臺懷是當地集鎮(zhèn),每年接納無數旅游客商。.…… 臺懷鎮(zhèn)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