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壩崖墓位于四川省樂山市中區(qū)青衣鄉(xiāng)大田村1組,墓群南距大渡河約1公里,地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qū),地質構造為白堊紀嘉定統(tǒng)夾關組厚層紅砂巖,巖體強度不高,個別墓壁滲水,風化嚴重。土壤為酸性粘土。肖壩崖墓分布密集,經調查共有崖墓1199座,墓群分布范圍東至馬護橋、南至斧頭山、西至寨子山、北至斑竹灣的山腰上,F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從已清理的墓葬來看,結構大多一致,一般分為墓道、甬道、前室、門道、后室及左右側室、棺室等。一般有壁龕、灶。大部分墓葬墓道及前室前部已毀。目前尚未發(fā)現有壁畫或題跋。墓室深度從6—24米不等。均已被盜。葬具包括連巖體石棺、陶棺,未見木棺痕跡。骨架均不存,部分墓室尚殘存有陶俑、動物模型、陶罐、陶甑、陶碗、陶缽、陶釜、陶簋形器、鐵刀等殘片。其中又以陶俑數量較多,目前出土的有舞俑、拱立俑、執(zhí)箕俑、庖廚俑、撫耳俑等,動物模型有子母雞、狗、馬等。從出土器物看崖墓年代上限可到東漢中期,大部分為東漢晚期,個別崖墓沿用到唐。
樂山肖壩崖墓作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其分布之密集,在省內罕見。其墓葬形制也具有典型的川南崖墓特征。雖被盜掘嚴重,但殘存的器物對于崖墓的年代判斷也有幫助?傊,此次大面積的發(fā)掘對于研究樂山乃至整個川南地區(qū)的崖墓具有重要價值。
保護范圍:Ⅰ區(qū)至Ⅲ區(qū)為貓兒頭山東西兩側山體崖壁立面從山腳至上20米,Ⅳ至Ⅶ區(qū)為寨子山山沖、苦竹灣、茨竹灣、癩子灣山體崖壁立面由山腳至上20米,Ⅷ區(qū)為斧頭山南咀崖壁立面由山腳至上20米,Ⅸ區(qū)為長友兒山北側山體立面由山腳至上20米。占地面積9.5公頃。
建設控制地帶:Ⅰ區(qū)至Ⅶ區(qū)為東至苦竹灣、茨竹灣、癩子灣山脊,西至貓兒頭山西側山腳西外延10米,南至貓兒頭山南側山腳外延10米,與癩子灣相接。Ⅷ區(qū)為東至斧頭山南咀東側山腳外延10米,西至斧頭山南咀西側山腳外延10米,北至斧頭山南咀山脊,南至斧頭山南咀山腳外延10米。Ⅸ區(qū)為東至長友兒山東側山腳外延10米,西至長友兒山西側山腳外延10米,北至長友兒山北側山腳外延10米,南至長友兒山山脊。占地面積26.3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