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河南省 > 許昌市 > 建安區(qū)旅游

建安區(qū)景點介紹

  楊水才墓位于建安區(qū)桂村鄉(xiāng)水道楊村,年代為1966年。二○○九年六月十九日,楊水才墓被公布為第三批許昌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墓園四周邊線為起點,向外各延伸20米![詳細]
  張潘王家宅院位于建安區(qū)張潘鎮(zhèn)張二村,年代為清。二○○九年六月十九日,張潘王家宅院被公布為第三批許昌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自東院墻外皮向東、院落倒座南墻外皮向南、西院墻外皮向西、客廳北墻外皮向北各向外延伸10米![詳細]
  丁莊遺址位于建安區(qū)五女店鎮(zhèn)丁莊北,年代為新石器時代。二○○九年六月十九日,丁莊遺址被公布為第三批許昌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遺址中心老窯址頂(北緯34°05′07.4″,東經114°00′43.6″)為基點,向東、南、西各延伸300米,向北延伸至老潩河北岸![詳細]
  許昌十里廟遺址位于許昌市東城區(qū)鄧莊鄉(xiāng)十里廟社區(qū)。年代為新石器時代。2016年1月22日許昌十里廟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許昌鄭氏民居位于許昌縣靈井鎮(zhèn)小宮村。年代為清。 許昌鄭氏民居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許昌白兔寺,坐落于河南省許昌市建安區(qū)河街鄉(xiāng),它是一座擁有一千八百余年歷史的千年古剎。根據(jù)白兔寺內現(xiàn)存的古文物考證,漢魏末年在許昌城西便有了這座佛教寺院。清道光年間《許州志》記載:“北朝魏景明三年(公元502年)四月,潁川郡獻白兔!北蔽盒涞墼≌J為天降祥瑞,便下旨賜名該道場為白兔寺,沿用至今。千百年來,白兔寺一直香火不斷,福祉綿延,至今還在當?shù)亓鱾饔兴幫跗兴_顯靈、救助善良百姓、化解災禍、祈福平安……[詳細]
  三券橋,位于許昌市經濟開發(fā)區(qū)長村張鄉(xiāng)三橋村,橋橫架于原石梁河上,長22.5米,高6.3米,青石鋪面,青石欄桿,12根球形望柱。橋始建年月不詳。明萬歷三十二年(1604年),當?shù)厝藚枪B首訉O重修。三券橋到底是何年何人建筑,成為河南考古人的一個謎!有人推測,三券橋比河北趙州橋建的早,更有人推測,趙州橋設計師李春是接受三券橋的設計理念![詳細]
  位于許昌市東城區(qū)魏文路與八一路交匯處,占地面積50多畝,是依托三國歷史遺跡董貴妃墓而建成的三國文化主題休閑游園。該游園突出生態(tài)性、文化性、時代性,集休閑、娛樂、健身功能于一體。主要游覽點有董貴妃墓、五禽戲樂園、如意湖、景觀水系廣場、貴妃亭、市民健身廣場等。游園名碑石:位于主入口處,上 書“貴妃苑”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名碑石掩映在青松之下,是一塊臥地而立的母子石。董貴妃被殺時,已懷有五個月的身孕,所……[詳細]
  毓秀臺位于河南省許昌市許昌縣張潘鎮(zhèn)盆李村,是漢魏故城遺址在地面上的唯一實物遺存,是當時天子祭拜天帝的地方。每年秋分時節(jié),漢獻帝都要率文武百官在此祭天,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漢獻帝祭天的所在。臺上有天爺廟,東西廂房、天王殿、山門,F(xiàn)在的毓秀臺是文革后重建的。地址:河南省許昌市建安區(qū)張潘鎮(zhèn)盆李村開放時間:全天開放……[詳細]
  靈井“許昌人”遺址位于河南省許昌市許昌縣靈井鎮(zhèn)靈南村,地理坐標為東經113°41′,北緯34°04′,海拔高度117米。遺址發(fā)現(xiàn)于1965年,2005年進行首次發(fā)掘,之后進行數(shù)度發(fā)掘。文化層深7.2—5.6米不等,分上、下文化層。共出土動物化石和石器3萬余件;N類有中國碩鬣狗、古菱齒象、披毛犀、河套大角鹿、馬鹿、原始牛、靈井軸鹿新種、許昌三叉角鹿新屬、新種等18種。石器類型有細石器、石錘、石砧……[詳細]
  許昌市建安區(qū)楊水才紀念館坐落在許昌市建安區(qū)桂村鄉(xiāng)水道楊村,是展覽楊水才同志生平事跡的專題紀念館。紀念館始建于1969年,2001年恢復重建,2009年再次擴建,目前該館占地面積20665平方米,建筑面積975平方米。館內為現(xiàn)代建筑群體,整體布局合理,造型新穎,風格獨特。紀念館先后被評定為河南省國防教育基地、河南省廉政教育基地、河南省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河南省大中小學生德育基地、國家AA紅色旅游點……[詳細]
  漢魏許都故城遺址公園位于許昌市區(qū)東南18公里張潘鎮(zhèn)古城村,原系西周時許國都城。后漢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漢獻帝遷都于此。漢許都故城分內外兩城;內城系皇城,圍九里一百二十九步,有皇宮、御苑、相府等;外城蜿蜒起伏,狀若小丘,環(huán)抱內城。皇城西南隅有毓秀臺,高15米,廣200米,是漢獻帝祭天地之壇。漢魏故城遺址公園,主要是以原遺址為依托,在做好保護的前提下,以觀賞遺址原貌為主,建設具有漢魏風格的標……[詳細]
  清真觀又稱“小宮”,為一處明清風格的古代建筑群,位于許昌城西25公里的靈井鎮(zhèn)小宮村北側,坐北朝南,占地面積1.7萬平方米。據(jù)有關史志資料記載,清真觀始建于明代永樂十三年(1415年),后經屢次重修擴大,到清代末年形成了六進五殿的基本規(guī)模。依次為山門、關公殿、三清殿、天爺?shù)、三皇殿、真武殿等主體建筑。中軸線兩側有廊廡、道院50余間,建筑群布局嚴謹,頗具規(guī)模。民國初年,由于戰(zhàn)亂,該觀一度被軍隊占為軍營……[詳細]
  玉皇閣位于許昌縣第一高級中學校園內,玉皇閣為天爺廟建筑之一,系道教廟宇,以祭祀玉皇大帝而得名。天爺廟現(xiàn)僅存玉皇閣一座大殿。天爺廟始建于北宋,玉皇閣為天爺廟建筑之一。天爺廟歷經元、明、清,形成前、中、后三進院落,左、中、右并列三進院落的格局,中軸線上建有山門、中閣、后閣和玉皇閣,兩廂有鐘樓、鼓樓、東西廂房和配殿等,現(xiàn)僅存玉皇閣大殿,其他在民國年間“蔣馮大戰(zhàn)”的戰(zhàn)火及“0”十年浩劫中被毀。玉皇閣建于高……[詳細]
  華佗墓位于許昌城北(偏西)12.5公里蘇橋鄉(xiāng)石寨村西南石梁河畔,北靠石梁河,東臨穎汝干渠,高約4米,占地約360平方米,呈圓形,墓前有一碑樓,其間石碑系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由當?shù)厝遽t(yī)、世醫(yī)集資而立,墓圍有青磚砌成的六角形花墻一周。據(jù)《后漢書.華佗傳》載:華佗,又名旉,字元化,東漢時沛國譙人(今安徽亳縣)。精通內、兒、婦、針灸各科,發(fā)明麻沸散,為患者施行剖腹手術,首創(chuàng)五禽戲(即虎、鹿、鳥、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