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江華縣旅游

江華縣十大旅游景點

推薦1
紅七軍十九師政治部舊址
  湖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紅七軍十九師政治部舊址。這棟看似很不起眼的普通民房就是我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早期革命時領導的廣西百色起義后組建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北上革命進行戰(zhàn)略轉移時在江華留下的革命舊址。當時鄧小平同志任前委書記兼十九師政治部主任。這是我省僅存的兩處保存較好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北上革命舊址之一(另一處在我省的武崗市),是一處珍貴的革命文物舊址,也是一處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29年12月,鄧小平、張云逸、李明瑞領導的廣西百色起義后組建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在廣西右江建立革命根據地發(fā)展革命力量。由于革命熱情和堅決執(zhí)行黨中央命令,紅七軍在1930年一段時間內曾執(zhí)行了錯誤的“立三路線”,昌險攻打柳州、桂林,在廣東小北江建立根據地,致使紅七軍離開右江革命根據地,進入白區(qū)攻打大城市。途中紅七軍遭受重大創(chuàng)傷,危難中,紅七軍主要領導人鄧小平、張云逸等不斷修正計劃,改變前進路線,戰(zhàn)勝艱難險阻,轉戰(zhàn)廣西、湖南、廣東、江西四省,歷時9個多月,行程7000余里,于1931年7月到達江西興國縣與毛澤東同志領導的中央紅三軍團勝利會師,紅七軍的英勇事跡在黨的光輝史冊上留下了世代傳頌的篇章。1……[詳細]
推薦2
瀟湘源水利風景區(qū)
  瀟湘源于2013年被評為國家水利風景區(qū),景區(qū)位于江華瑤族自治縣境內,總面積287平方公里,主要由瀟湘源濱河風光帶、涔天河水庫旅游度假區(qū)、黃龍山原始森林區(qū)和大龍山生態(tài)旅游區(qū)四部分構成,是生態(tài)景觀、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瑤族文化、水利資源相結合的綜合觀光景區(qū)。景區(qū)內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越,山雄嶺峻,峰兀壁絕,林翠樹奇,花香斗艷,溪潺瀑飛,谷幽泉清,湖光水色,波光漣漪。人文旅游資源豐富多彩,民間傳統(tǒng)文化豐厚,陽華巖、豸山、盤王殿、吊腳樓組成一民族文化旅游風景線。景區(qū)人居環(huán)境適宜,氣候溫和濕潤,空氣負氧離子密集。水利工程宏偉壯觀,大壩、溢洪道、發(fā)電洞、灌溉洞及控制閘門等設計精巧,氣勢非凡。尤其是涔天河水庫擴建后,庫區(qū)上游將形成廣闊水面并擁有深水航道68公里,利用高壩形成的廣闊水域和數百座島嶼,呈現(xiàn)出一片“南國千島湖”和“大陸日月潭”的奇異風光。高峽出平湖,旅游觀光價值較高。景區(qū)資源空間分布相對集中,點、線、面結合,資源類型豐富,人文資源較多,自然資源規(guī)模取勝,人文資源和自然資源交相輝映,搭配得體,相得益彰,是集旅游觀光、休閑娛樂、情趣體驗、科普教育于一體的復合型水利風景區(qū)。主要景觀:景區(qū)以涔天河水庫為……[詳細]
3、江華故居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推薦3
江華故居
  江華故居位于永州市江華瑤族自治縣大石橋鄉(xiāng)鷓鴣塘村。江華(1907—1999),瑤族,江華瑤族自治縣大石橋鄉(xiāng)鷓鴣塘村人。乳名香麟,學名虞上聰。13歲考入縣立初級國民小學,畢業(yè)后考入縣立高等學堂,后又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師范學校。1925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后轉為中共黨員。-1928年4月,任茶陵縣委書記。5月,他上了井岡山,在毛澤東領導下參加革命根據地斗爭。1929年7月,江華隨毛澤東來到蛟洋,幫助閩西特委召開閩西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隨后,任閩西特委秘書長、福建省委常委。是年冬,赴上海,參加中央訓練班學習。1930年春,江華離開上海回到湖南任紅五軍隨營學校政治教員。1932年至1933年,江華先后任紅5軍1師政委、紅三軍團突擊隊政委、紅6師政委、紅5師政治部主任。江華在中央蘇區(qū)參加了第一至第五次反“圍剿”斗爭。1934年10月,江華隨中央紅軍長征。紅軍到達陜北后,江華歷任中央軍委警衛(wèi)團政委、中央軍委四局副局長、局長等職。次年,赴山東敵后抗日,任八路軍山東縱隊政治部主任,經毛澤東批準,他改名為江華。1945年10月,到達東北,后任遼東省委第二書記、軍區(qū)第二政委。1947年6月,江……[詳細]
推薦4
豸山凌去
  豸山位于縣城沱江鎮(zhèn)東面,屹立于瀟水之畔,“峭壁摹空,懸崖俯流!币蛏叫嗡乒糯鷤髡f中的獨角獸(豸獬)而得名。沱江鎮(zhèn)作為江華的縣城已有近550年的歷史,豸山這一風水寶地也就成了豸山寺建于明朝萬歷四年(1576)距今四百余年。豸山寺有兩個獨特的地方,一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建筑格局。古代這一片建筑依次是佛教的豸山寺觀音閣、道教的呂祖閣、儒教的文昌閣,一字排開,連為一體,F(xiàn)在我們看到的是1984年縣城從水口鎮(zhèn)回遷沱江鎮(zhèn)之后重建的格局。左邊是豸山寺,右邊是望江樓,還有前面建于民國年間的代表俗文化的六角涼亭——望江亭,為古今義渡小憩之所。呂祖閣與文昌閣毀于歷代兵火,早已不復存在。走進山門,我們可以看到它的第二個獨特的地方,就是豸山寺建于巖隙中,可以說是鑲嵌在豸山的山體里面,我們沿著山勢走進觀音閣,可以直達山腰巖腹。這就是所謂的“山中有佛,佛在心中”!≡谏巾,是江華的兩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凌云塔。凌云塔建于同治八年(1869年),距今一百三十余年。建塔的初衷是為了鎮(zhèn)住一方文運不隨江水流去,所以又叫“文塔”。凌云塔為磚石結構閣式建筑,塔身7層,高21米,八方四門,俊俏挺秀,集佛教、伊斯蘭教之建……[詳細]
5、盤王殿
推薦5
盤王殿
  盤王是瑤族人民的始祖,幾迦嗣衩康揭坏囟家⒈P王殿,以紀念先祖。江華瑤族進入縣境后,曾立有數座盤王殿,但風雨剝蝕,早已毀壞。后來根據瑤族人民的意愿,將原建于姑婆大山中的盤王殿遷建于縣城沱江鎮(zhèn)。遷建的盤王殿,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平頭巖公園內,地勢依序為低、中、高三級,與平頭巖相對應。盤王殿坐北朝南,為混凝土仿古式建筑。在寬敞的停車坪下車后即進入高8.9米的瓠圣門,兩旁是瑤家的吊腳樓。整座盤王殿遠望錯落有致,紅墻琉瓦,金碧輝煌;近看雄偉、古樸、典雅,雕梁畫棟,古色古香,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胺Q中國瑤族第一殿。中殿是盤王殿的主體建筑,廳內的盤王座像高4.5米。盤王笑容滿面,和藹可親,其旁放有弩箭和神鼓。墻上是四幅反映瑤族歷史的大型壁畫,東為《盤王狩獵圖》,是瑤族原始社會時期采獵經濟的一個縮影;西是《飄洋過海圖》,再現(xiàn)了瑤族先民遷徙不定的生活場面;北是《瑤族長鼓舞》和《度曼尼》,體現(xiàn)了瑤族豐富多彩的文化。梁上的彩繪則取材于瑤族傳說故事《千家洞》和《南京十寶洞》,以及瑤山秀麗風光,內容豐富,畫面賞心悅目。盤王殿的彩繪,板面約有1200平方米,有930條龍,608只鳳,蘇式彩繪346幅,民族服飾2……[詳細]
推薦6
江華涔天河國家濕地公園
  湖南江華涔天河國家濕地公園地處湖南西南端神州瑤都-江華瑤族自治縣的中部靠西北方向,是我國南方區(qū)域最具獨特性的國家濕地公園;是我國南嶺山區(qū)濕地保護示范區(qū);是永州市首個國家濕地公園;是具有濃郁瑤族民俗風情的國家級濕地公園。湖南江華涔天河國家濕地公園始于2013年試點建設,涉及貝江、水口、花江、務江、東田、沱江、國有林場等鄉(xiāng)(鎮(zhèn)、場)地域,主要包括涔天河、涔天河水庫及周邊一定區(qū)域,總面積2864.8公頃。湖南江華涔天河國家濕地公園是我國候鳥遷徙路線中線湖南段的重要節(jié)點,公園內濕地系統(tǒng)優(yōu)秀,生物多樣性非常豐富。依據科學考察,公園內有高等維管植物934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5種,包括野大豆、金蕎麥和中華結縷草等。有野生脊椎動物218種,有包括虎紋蛙在內的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12種; 57種魚類中有18種系中國特有物種,其中的長身鱖和岔尾黃顙魚為IUCN瀕危物種名錄中的易危級別(VU)的保護物種;爬行動物中有20種屬湖南省重點保護物種,其中的9種系《中國兩棲爬行動物瀕危動物紅皮書》中涉及到的物種。列入國家三有動物名錄的兩棲動物、鳥類和獸類達到125種。湖南江華涔天河國家濕地公園所在的江華縣是我國……[詳細]
推薦7
寶鏡村古建筑群
  江華瑤族自治縣大圩鎮(zhèn)寶鏡村是一個迄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的古村落。據《江華瑤族自治縣地名錄》記載,因其“村前有田峒,有一井塘水清如鏡,可食飲,又能灌田,故名寶鏡!睋䦟氱R《何氏族譜》記載,寶鏡先祖何應棋,怡情山水,性喜遨游,于清順治年間由道州溯沱水、馮河而上,見該地風俗淳厚,土肥水美;遂挈家人于此建宅定居,繁衍生息,距今353年。寶鏡古民居至今保存完好,占地80畝,由9井18廳組成,共108間房,俗稱“三堂九井十八廳,走馬吊樓日曬西!闭ㄖ簽榇u木結構,以青石、青磚、青瓦建成。院內屋字儼然,重樓翹檐,雕梁畫棟;院外古木參天,樹齡在四、五百年間者,達百余株。有“松林淡月”、“槐社夕陽”、“虹橋鎖翠”、“螺岫浮崗”、“響泉逸韻”、“珠塘漾碧”、“寶塔酣青”等寶鏡八景,堪稱人間仙境。近年,到古村觀光的游客日增。1964年,海燕電影制片廠在此拍攝過電影《多喜之家》;1997年,瀟湘電影制片廠《漫長的邊界》在此拍攝外景。寶鏡人杰地靈。據《何氏族譜》記載,清朝有庠生2名,佾生2名,貢生4名,廩生3名,大學生7名,進士6名,職員10名(其中有翰林侍召、衛(wèi)千總、巡檢、知縣、典史等職)。現(xiàn)在海內外工作人……[詳細]
推薦8
秦巖深處
  秦巖位于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縣城沱江鎮(zhèn)東南38公里的白芒營鎮(zhèn)秦巖村秦山(吳望山),相傳為秦始皇開疆屯兵之遺址,是江華八景中頗有影響的勝景溶洞,屬喀斯特地貌。秦巖千資百態(tài),勝景宜人。全長3.8公里,其中地下水路1000米,洞內約6.8萬平方米,深洞蜿蜒曲折,懸壁高掛,石漿鐘下乳,琳瑯滿目,全巖三個溶洞(即“桃源洞”,“水晶洞”,“天仙洞”),洞洞相連,景景奇妍。桃源洞中“玉鼠偷桃”、“玉犬望臘”、“石龍河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水晶洞中,泉水清澈見底,兩崖石壁、鐘乳,千姿百態(tài),意境幽深。仙人洞中種種傳說,則神秘莫測,令人遐想連篇。秦巖石刻有非常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自秦至清以來,關于“秦巖”的傳說故事,在湘南一帶廣為流傳! 扒貛r石刻”現(xiàn)保存自秦至清以來歷代文學家、書法家及文人墨客摩崖石刻13方,最大的長193厘米,碑刻集中,保存完好,字跡清晰可辨,對研究“秦巖”的歷史和觀賞“秦巖”景物有很高的參考價值。秦巖石刻尤為獨特的是秦巖洞口的摩崖石刻“秦巖”二字為蔡邕所書。2002年“秦巖深處”風景旅游區(qū)被進一步開發(fā)挖掘,一個鮮為人知的秦巖景觀,一個絢麗多彩的人間仙境將盡情地展現(xiàn)在各位游……[詳細]
推薦9
陽華巖摩崖
  陽華巖摩崖位于湖南省永州市江華縣城東6公里竹園寨回山之下,山勢向陽,陡峭如劈,中有石磬,下有寒泉。這是一個敞開式的奇特巖洞,平整的洞壁成了歷代文人墨客刻石題詠的勝地。陽華巖內最早的石刻是唐代永泰二年(公元766年)的一幅題銘:唐代道州刺史、著名文學家元結巡視屬縣至此,在縣令、著名書法家矍令問陪同下游回山遇此巖,而題《陽華巖銘并序》。石刻長290厘米、寬73厘米,是陽華巖最大的碑刻。元結的題刻至今已有1400年歷史,是永州現(xiàn)存最早的摩崖石刻,開創(chuàng)了湘桂兩地自唐后摩崖石刻盛行的風氣。南宋時,江華縣令安圭對陽華巖20余景點摹描容形,繪刻成一幅《道州江華縣陽華巖圖》,并作序以說明,書法家豫章羅曄書。安圭的石刻圖文為國內少有,是湖南省僅存的摩崖圖刻。陽華巖摩崖石刻共有40余方,其中字跡清晰可辨的有38方。從石刻的分布和形狀看,石刻分布集中、排列整齊,大小不一,皆為陰刻。最大的2.3平方米,最小的0.75平方米;從石刻的字體看集篆、隸、楷、行、草、籀于一體。2006年5月,陽華巖摩崖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推薦10
寒亭暖谷石刻
  寒亭暖谷石刻 時代為唐至清。位于湖南省江華縣沱江鎮(zhèn)老縣村蔣家山。寒亭暖谷石刻被稱為“江華石刻書法之長廊”。 唐永泰二年(766),江華縣令瞿令問筑亭,道州刺史元結作《寒亭記》,摩刻于亭后。宋治平四年(1067)邑尉李成凡、知縣蔣祺游寒亭,于亭西見一谷,命人掘之見一洞,陪同人蔣之奇命名為“暖谷”,并作銘摩刻以記之。明,江華教諭滕元慶之摩刻為“乾坤辟混沌,洞上列亭幽,獨秀云山里,清風萬古秋”。故稱“寒亭秋色”。自唐以來,文人學士留下石刻近70方,大多數保存完好,清晰可辨。 至今寒亭暖谷石刻已有900余年的歷史,其分布較集中,大小不一,形式各異,最大的3平方米,最小的0.2平方米。從書法看,集真、草、篆、隸于一體,成為書法藝術展示之長廊。其文體集游記、銘、序、詩、詞之大成。從中可以看到盛唐時期文學書法創(chuàng)作之盛況及其風采。從內容看,大多是贊頌“寒亭暖谷”山勢之險峻及風景之秀美。 2002年5月19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編號105-3。……[詳細]


全部江華縣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