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氏祠堂座落于昌邑城里南隅十字街南巷一號,解放路中段路西,F有正廳五間,東西廂房各三間,南大門一間及東西耳房各兩間。西院北屋五間,南屋五間連大門一間。占地面積約九百平方米。祠堂建筑全部為磚木結構,青瓦覆頂,脊飾吻獸。正廳前出廊檐,明柱六支,每柱頭梁端篆刻自東向西分別為“福、營、邱、分、派、壽”六字。大門十柱落地,門枕為精雕石鼓。1986年確立為昌邑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政府撥款,將其修繕一……[詳細] |
井塘古村建筑群AAA 井塘古村建筑群位于青州市王府街道,年代為明、清。2015年6月23日,井塘古村建筑群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青州偶園AA 偶園,在青州城里偶園街中段東側,原系清朝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太子太傅馮溥的私人花園,所以當地俗稱為“馮家花園”。這座花園規(guī)模并不大,由于它是現存稀有的“康熙風格”園林建筑,所以便有著很高的建筑文化價值。偶園的歷史,有多種說法,有人認定它是由明朝衡王府的東花園改建而成的。明憲宗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皇帝朱見深封其第七子朱佑木軍為衡王,于明孝宗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就藩青州。衡王在建……[詳細] |
商代晚期大型墓地,間有少量漢代墓葬。位于青州市東夏鎮(zhèn)蘇埠屯東埠嶺上。墓群東西約1000米,南北約2000米,總面積約200萬平方米,中心部分高出周圍地面約5米。由于長年取土,嶺中部偏南處形成一片東西方向、寬150米的低洼地,把土嶺分割為南嶺和北嶺。洼地兩側斷崖上可看到暴露的墓葬。1920年前后,該村村民陳俊曾在南嶺挖出一件造型奇特的青銅器。1926年前后,村民楊明喜于北嶺挖出銅器3至4件,其中有一……[詳細] |
于家大院為寒亭區(qū)一片保存較為完整的明清四合院古建筑群,是“老寒亭街”望族于姓家族的祖宅。它位于寒亭城區(qū)東側浞河岸邊寒亭街辦寒亭二村,共有明清四合院20余套,占地5000多平方米。2006年被省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史料記載,于家大院始建于明代末年,大規(guī)模擴建于清中后期。清康熙年間,于氏十三世祖“現龍”由西于家莊子村(今朱里鎮(zhèn)河灘社區(qū))遷至寒亭,去世后仍殯回原駐地。此后,現龍之侄十四世祖……[詳細] |
城隍廟位于濰城區(qū)城關街道城隍廟街北側。始建于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成化二年(1466年)知縣祝茂、縣丞張杰倡召重修,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知縣鄭板橋又倡捐大修,并于廟前添建戲樓一座。廟設正殿、寢宮、兩穿(側)廊、兩廡、過廳等。正殿內有城隍爺泥塑,懸鄭板橋書“惟德是輔”大匾。正殿后是寢宮,有城隍爺木雕像,廂房內塑城隍奶奶臥像。正殿前為過廳和甬道,另有東西兩穿廊及兩廡,兩廡內有傳說中……[詳細] |
古稱龍神祠,因龍神尊號西門大夫,也稱西門大夫祠。位于昌樂城南10公里的方山西麓山腰間,是縣內唯一保存較完好的古剎,在昌樂歷史上稱為一邑之勝。建筑分東西兩院,西院為廟宇,東院為住持、僧眾寓所,共占地約1000平方米。山門西南,門外辟有百余平方米平坦場地,尚存16塊碑碣,記錄著歷次重修方山廟的史實和有關史料。山門內,右側是東院,里有過廳,其兩側各筑一出廈、黑色小瓦覆頂的耳房。西院正中扁方形石池,深可六……[詳細] |
鄭玄墓與鄭公祠是省級重點文物古跡保護區(qū),位于高密市雙羊鎮(zhèn)后店村西。鄭玄(公元127-200年),字康成,高密市人,為漢尚書仆射鄭崇八世孫,東漢經學大師、大司農。曾入太學攻《京氏易》、《公羊春秋》及《三統(tǒng)歷》、《九章算術》,又從張恭祖學《古文尚書》、《周禮》和《左傳》等,最后從馬融學古文經。游學歸里之后,復客耕東萊,聚徒授課,弟子達數千人,家貧好學,終為大儒。黨錮之禍起,遭禁錮,杜門注疏,潛心著述![詳細] |
段村烈士祠位于青州市高柳鎮(zhèn),年代為1945年。在南段村與北段村之間,原本有一個鐵塔寺,抗日戰(zhàn)爭期間被鬼子炸為廢墟。1945年8月15日,日本鬼子投降后,四邊縣人民政府將此處改建為段村烈士祠。烈士祠于1947年慘遭國民黨反動派破壞,1952年益都縣政府出資重建,以后又歷經多次修繕。段村烈士祠展區(qū)分五個部分,正面的烈士紀念堂內主要展示的是648位烈士的簡要生平及烈士用過的戰(zhàn)斗遺物;東側的第一展區(qū)是黨史……[詳細] |
城陰城遺址位于我市井溝鎮(zhèn)城后劉家莊南村,該城址的發(fā)現為研究漢代城市布局、經濟、文化發(fā)展等狀況提供了可靠依據,具有重要保護價值。城陰城位于今高密市井溝鎮(zhèn)西北部,是一座方城,西南東北的長度都是2公里,周長8公里。始建于戰(zhàn)國時代,其創(chuàng)立之初即為山東半島的大城。城西是有名的大河——濰河,濰河以東是一望無際的肥沃平原,城周圍的道路四通八達。兩漢時代,城陰城數次成為王國和候國的國都,魏晉南北朝時期為郡縣治所,……[詳細] |
崇山祭祀遺址位于昌樂縣營丘鎮(zhèn),年代為新石器時代。崇山,又名叢山,位于營丘鎮(zhèn)東約10公里,西南與朝陽山同脈,北與姑母山相對,海拔177米。因崇山有石柱酷似男性生殖器官而聞名,被尊稱為石祖。4000多年以來,一直是人們瞻仰崇拜的一方勝地。據山東省文物考古隊考證,自漢代崇山上即有建筑。據當地人講,唐武德年間始建百子殿,至抗日戰(zhàn)爭時山上共建有九座大廟。但因幾經戰(zhàn)火,廟跡至今已蕩然無存。據85歲以上老人見證……[詳細] |
齊胡公墓,位于邵莊鎮(zhèn)北辛店村西南約300米處,西南距堯王山約1000米,西北距田和墓1000米。其南北各有一條人工開挖的溝渠。該座墓葬現存封土呈覆斗形,封土南北長55米,東西寬40米,高15米。黃、紅土相間夯筑,夯層厚0.10米左右。 對于齊胡公墓,歷代文獻多有記載。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載:“濁水(北陽河)東北流,經堯山東,西望胡公陵!痹跉J《齊乘》云:“田和墓東南者,謂是齊胡公冢,則在縣境明……[詳細] |
臧臺遺址位于青州市何官鄉(xiāng)臧臺村北,西是福水河,北為公路,南與臧臺村相接。南北長約1500米,東西寬約1200米,總面積約180萬平方米,文化層厚3米以上,1979年春發(fā)現。遺址西南角、西北角各有一大型夯筑臺基。西南角臺基名臧臺,高約15米,東西、南北各150米左右。西北角臺基名馬陵臺,南北約120米,東西約80米,高約6米,呈南高北低3層臺階狀。兩臺相距約1200米,中隔東臺后村。兩臺均為3次分層……[詳細] |
庵上石坊位于安丘市庵上村,建于1829年(清道光九年),是庵上村馬若拙為其兄馬若愚之妻王氏所立的節(jié)孝牌坊。 相傳由江蘇揚州雕刻藝人李克勤、李克儉兄弟二人設計,率徒弟8名,歷時13年雕筑而成。石坊為頂、身、座三部分,高15米,寬9.35米,用多塊石灰?guī)r壘加而成,接縫嚴密,渾然一體,宏偉壯觀。正面刻“圣旨”二字,中部橫批刻“節(jié)動開褒”四字,兩側刻“旌表愚童馬若愚妻王氏節(jié)孝坊”字樣,橫……[詳細] |
青州昭德古街,位于山東省青州市,全國首屆十大“歷史文化名街”。因街內中段有昭德閣故名。是回族居住最集中的街道之一。昭德古街不是一條街,它是一個街區(qū)群,以回、漢為主。偶園街已經被開發(fā),現正在大興土木,修建各種古跡,昭德街現還是回民聚居區(qū),保存著古樸的生活習慣。昭德古街一直是回族聚居區(qū),民族特色濃郁。古街一直保持原有歷史格局,老店鋪、青磚小瓦,古式木質板門,依稀可見當年商賈云集、游人如織的繁華。200……[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