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旅游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文物古跡介紹

柳州西來寺
  柳州西來寺位于雅儒路臨江巷西側(cè),面臨柳江,為柳州市尚存古寺之一。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柳州西來寺位于青海省東部,距省會西寧50多公里。西來寺建于明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坐落在樂都縣縣城東關(guān)街。據(jù)說修寺中資金發(fā)生困難,眼看就要半途而廢,施工主人們想再出遠方化布施。晨起,在院中發(fā)現(xiàn)兩駱駝,背負重囊,朝東而臥。邑人們認為是行腳駝峰,駝主會來趕走。遲至日中,未見駝主,始派人到處尋找,夜幕降臨,未見趕走,于是有人解囊啟袋,發(fā)現(xiàn)滿是白銀,約有九千余兩。得此銀后加快了進度,增建了殿堂。竣工后為寺命名時,人們以為如無西來之資,此寺難以完工,今能完工實乃西主資助之力。故定名“西來寺”。另一傳說曰,有人在河邊拾得一銅佛,為之建寺,特名為“西來寺”。西來寺占地面積 2184平方米。寺院規(guī)模宏大,古樸典雅,是青海境內(nèi)保存完好的古寺中典型的漢語系佛寺。寺內(nèi)主要建筑建在坐北朝南的中軸線上,由山門、中殿、大殿和東……[詳細]
梧州中山紀念堂
  中山紀念堂位于梧州市中心的中山公園內(nèi)。孫中山為了籌備北伐,曾于1921年至1922年先后3次駐節(jié)梧州。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后,梧州善后處處長李濟深倡議集資在北山公園內(nèi)籌建中山紀念堂。1926年1月29日,舉行奠基典禮。1930年10月,建成。是我國最早建成的中山紀念堂,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紀念堂占地面積達1630多平方米,坐北向南,素白色的外墻與四季常綠的古樹相映襯,寓中山精神萬古長青。紀念堂前的廣場中央立有孫中山先生全身塑像,紀念堂門前兩旁有石獅子,花壇等。紀念堂前座是四層塔式圓頂,前門額-“中山紀念堂”,為當時廣東省省長陳濟棠所題;后座為千人會堂。紀念堂前有蓮花池,并有石級直通山腳。會堂的正面為主席臺,臺中央上方塑有古銅色的孫中山頭像及書寫有孫中山遺囑全文,主席臺兩側(cè)有孫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的遺訓。會堂還陳列有孫中山生……[詳細]
123、燕窩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燕窩樓
  廣西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的最古老的木質(zhì)牌樓燕窩樓,在距全州縣城以北約16公里遠的永歲鄉(xiāng)石頭崗村(該村過去的讀書人多,曾有“才子之鄉(xiāng)”的稱謂)。 燕窩樓,又稱燕子門樓,系蔣氏祠堂之門樓,原是永歲鄉(xiāng)石崗村的蔣氏宗祠。始建于明代弘治乙卯年(公元1496年),蔣建德始籌建逝卒未成。現(xiàn)存門樓由其子石崗村明代工部侍郎蔣淦親自主持設(shè)計,皇帝賜封他親自設(shè)計主持蔣祠樓修建而成,于明正德六年(1511年)動工,總建筑面積446平方米,主建筑有:牌樓、門樓、祠堂(分上、下殿),于嘉靖七年建成,全是木質(zhì)結(jié)構(gòu)。樓高12米,寬8米,上4層,下3層。整座牌樓不用一根釘,由324根榫木卯裝而成。因牌樓上的如意斗拱形似“燕窩”而得名。牌樓上的梁枋、雕刻、彩繪,工藝非常精致,燕窩樓是廣西區(qū)內(nèi)發(fā)現(xiàn)最早的帶有如意斗拱的木質(zhì)牌樓,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shù)價值,1993年燕窩樓被列為區(qū)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門樓的兩邊有這樣一幅由明東閣大學士葉向高書寫……[詳細]
百色起義紀念碑園
  百色起義紀念碑園坐落在廣西百色市城東路后龍山上,占地面積126畝,1996年4月被國務院批準為首批全國烈士紀念建筑物重點保護單位,1998年被自治區(qū)黨委、政府確定為全區(qū)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胡錦濤、李鵬等50多位黨和國家領(lǐng)導人曾先后瞻仰了百色起義紀念碑。自1984年建成以來,每年接待觀眾達30萬人(次)以上。雄偉的百色起義紀念碑高23.9米,碑體的造型是直刺蒼穹的紅纓大刀,高高地聳立在紀念碑園的中央,昭示著革命者頑強不屈的精神和力量,記錄了80余年前那場“紅旗卷起農(nóng)奴戟”的光輝歷史。碑座正面是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的“百色起義的革命先烈永垂不朽”13個金色大字;背面碑文概述了百色起義的過程及其歷史意義;兩側(cè)漢白玉浮雕由著名雕塑家葉毓山先生創(chuàng)作,以-工作、農(nóng)民運動、武裝起義、浴血奮戰(zhàn)、英勇犧牲、革命勝利為主題,栩栩如生地再現(xiàn)了百色起義的歷史風云。紀念碑園主入口為灰白色花崗巖構(gòu)筑的階梯,階梯高49米、……[詳細]
太平天國四王故里
  太平天國四王故里太平天國四王故里位于藤縣西北部的大黎鎮(zhèn),是中國歷史上太平天國農(nóng)民革命運動忠王李秀成、英王陳玉成、耒王陸順德、侍王李世賢等四王的故里,又是0湄江游擊隊的革0據(jù)地,故被劃定為革命老區(qū)。四王故里,鐘靈毓秀,美麗神奇。當年太平天國在金田村起義,后揮軍北上,從平南進入大黎,清咸豐元年(1851年)羅大綱所部屯兵大黎一個月,招兵買馬,養(yǎng)精蓄銳,然后直取永安州。李秀成、陳玉成和李世賢等參加了太平軍。他們對天國革命忠心耿耿,為推翻清王朝的反動統(tǒng)治,抗擊外國的侵略,馳騁沙場,浴血奮戰(zhàn)。四王驍勇善戰(zhàn),成為天國后期的支柱。天國革命期間,藤縣還涌現(xiàn)出扶王陳德才、潮王黃子隆、佑王李遠繼、揚王李明成、廣王李愷順、然王陳時永、宗王李尚揚、成王陳聚成、譽王李瑞生等共13個王。1985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召開全國太平天國史研討會時,與會中外學者共160人到大黎實地考察后,天國故里更加為史學界和旅游者關(guān)注,F(xiàn)大黎……[詳細]
橫縣寶華山應天寺
  寶華山,又名南山,橫縣南部第一高山,主峰佛光頂海拔563.7米,氣勢雄偉,常年祥云繚繞。佛光顯現(xiàn),氣象萬千,是廣西的佛教名山,在中國佛教界享有“小五臺山”之美稱。應天寺,在寶華山半,即壽佛寺。宋紹興中建。元至元二十八年,昭勇將軍鄧元甫重建。明洪武、宣德、正統(tǒng)間繼修之。相傳舊有二僧修行于寺,一騎花虎,一騎白鹿,人嘗見之,稱為虎鹿二禪師。明建文帝既遜國,執(zhí)楊應能度牒,云游湖、蜀、滇、閩,后入粵至橫隱寺中十五年,人不知也。為題額曰:壽佛禪林。又題:萬山第一。額于寺門。恐有覺,復遁去。山頂有朝煙閣,供觀音像,明萬歷三十三年,州紳鄧國材建。有史料記載,寶華山應天壽佛寺盛于唐朝,曾有住持僧侶數(shù)百近千人,建文帝在寺中住持達15年之久,這是中國佛教界獨有的,明代著名地理學家和旅行家徐霞客又專程到寶華山應天寺考察,因而在國內(nèi)外具有極高的知名度和名人效應。寶華山自古以來還產(chǎn)出著名的茶葉品種“圣種白毛茶”,相傳……[詳細]
太平天國女杰蘇三娘故居遺址
  太平天國女杰蘇三娘故居遺址天朝女杰蘇三娘的故鄉(xiāng)--蘇村,位于靈山縣石塘鎮(zhèn)西面,現(xiàn)存明清建筑15個群落,建筑面積69萬平方米,分屬蘇、丁、劉、陳、楊、盧、張士物業(yè),這些建筑中以劉氏祖居規(guī)模最大,由大夫第、司馬第、鹺尹第、二尹第、司訓第、貢員樓和劉氏宗祠7個自成體系二翹檐相接的群落組成,建筑面積6000平方米,屬嶺南風格建筑。蘇村距鎮(zhèn)政府2公里,轄一個自然村14個村民小組。全村總?cè)丝?578人,耕地面積2143畝,其中水田面積1870畝。在這塊僅有2平方公里的沃土上,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優(yōu)美的傳奇故事。相傳,該村于460多年前,蘇氏家族先在此地落腳定居,故名曰蘇村。此乃天朝女杰蘇三娘的故鄉(xiāng)。蘇三娘原姓楊,是一個江湖賣藝女子,打飛鏢百發(fā)百中,與蘇三相識后便情投意合,結(jié)為夫妻。偶爾跟隨蘇三外出打仗,她善征勇戰(zhàn),智慧非凡,威風凜凜。她的丈夫蘇三乃靈山天地會首領(lǐng)之一,他組織了一支強大的農(nóng)民起義隊伍,![詳細]
賓陽炮龍老廟
  炮龍老廟是位于賓陽縣盧圩鎮(zhèn)的老城區(qū)中心一個廟宇,占地十幾畝,是古代傳統(tǒng)用來祭祀的地方。也是現(xiàn)今縣城的各地的人每年正月十五到廟里進行祈福、祈求來年的豐收等活動地點。廟里供奉著財神,八仙等神仙神像。賓陽炮龍老廟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該廟原名叫三皇廟。光緒13年重修。內(nèi)設(shè)皇帝、神農(nóng)、伏羲神像。由于各種原因,古色古香的老廟由原來的2000多平方米、變?yōu)閮H剩200平方米的一間磚瓦建筑。每年農(nóng)歷正月十一晚,賓州城都舞炮龍,三皇廟因其歷史長久,在民眾心目中具有神圣的位置,故幾百年來,賓州城南老城區(qū)的七八條街道的炮龍均匯集該廟進行“開光”,數(shù)量由七八條增至20多條。因此,每年都吸引成千上萬民眾前來觀看“開光”,各路媒體也到此搶拍炮龍“開光”盛況。由于窄小的老廟難以容納龐大的開光隊伍和眾多記者、游人。為了弘揚炮龍文化、發(fā)展旅游業(yè)、解決炮龍老廟由于窄小擁擠潛在的安全隱患問題,2007年,賓陽縣民間炮龍老廟由……[詳細]
陸榮廷舊居(業(yè)秀園)
  龍州水口業(yè)秀園亦稱陸榮廷舊居,位于龍州縣水口鎮(zhèn)舊街,修建于1919年,是陸榮廷擔任廣西都督期間,宴請賓客、會晤外賓的堂室。陸榮廷當年修建時為紀念其父陸業(yè)秀,取名業(yè)秀園。陸榮廷是廣西壯族史和中國近代史上影響頗大的重要歷史人物,他傳奇的人生起點在龍州縣水口鎮(zhèn),業(yè)秀園見證了他從初露崢嶸到登上事業(yè)頂峰的傳奇經(jīng)歷。1996年,業(yè)秀園被龍州縣人民政府列為龍州縣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元月起,在龍州縣有關(guān)部門的積極爭取和各級領(lǐng)導的支持下,業(yè)秀園投資900多萬元按歷史原貌進行維護修繕,并不斷充實有關(guān)文物,修繕工程于2012年4月竣工。業(yè)秀園陸榮廷舊居原為清末總衙署舊址,由主樓、前后庭院、門樓、戲樓組成,總占地7000多平方米。經(jīng)過四年多時間的修繕,龍州陸榮廷舊居陳列館于2012年5月9日正式對外開放。陸榮廷舊居陳列館通過陳列大量文字、圖片及實物資料,重現(xiàn)陸榮廷風云變幻的人生,為研究近代廣西的發(fā)展提供了豐富……[詳細]
樟木林葉氏宗祠
  樟木林葉氏宗祠樟木林葉氏宗祠,位于樟木圩邊的樟木根,座西北,向東南,背靠林木蔥郁的阿婆背兒抱孫石山,面朝重巒疊嶂的狀元山峰,祠前有一四季不枯的池塘,池邊還有一條自東向西延伸接桂梧高速公路的賀州至潮江二級公路,此即葉氏82世祖夢蕃公祠,慣稱樟木根總祠,葉公夢蕃字郁,生于北宋年間,祖籍江西省吉安府泰和縣,微宗、欽宗年間登科探花,曾任山西學政,因進諫宋皇抗擊金兵,反被昏君貶為廣東南雄府太守,然而其為國家和民族利益,矢志不移,主政期間,盡職盡力,三年政滿,業(yè)績顯赫,深得百姓稱道和愛戴,其出于眷戀地利人和之情,決意定居南雄保昌縣,故有南雄始祖,北宋功臣之稱。隨歷史的推移,所傳后代瓜瓞綿綿,廣布全國各地。清乾隆五十三年,葉夢蕃之22世孫振開、振倫和振玉三胞兄偕子侄9人,自廣東揭陽(今揭西)河婆約湖田上壩塘肚寨首遷樟木林,此后,在嘉慶至道光年間,葉氏各房宗支相繼從河婆的龍?zhí)、白崗和豐順縣的湯坑寨西遷樟木……[詳細]
131、靈陽寺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靈陽寺
  靈陽寺始建于宋代中期元豐年間(1078)年,距今已有近1000年歷史。靈陽寺占地約6000多平方米,其中洞內(nèi)約600多平方米,洞外約700多平方米,洞內(nèi)天然造化,冬暖夏涼,空氣暢通。共設(shè)11尊佛像,均用名貴的漢白玉制成,從遙遠的佛教之國緬甸運回來,價值之珍貴,規(guī)模之宏大,造型之精美為廣西之最。信步拾級而上,只見青藤纏崖,草木翠綠,蔦飛燕語,寺宇房舍,瓊臺樓閣,整個靈陽寺外景都掩影在萬綠叢中。登巖遠眺,小橋流水,學校村舍,街景集市,車來人往,金黃稻浪像一幅美麗的自然風景盡收眼底。靈陽寺的影響和規(guī)模目前在廣西排第三位,已成為名聞區(qū)內(nèi)外的佛教圣地。景點:觀音殿、臥佛殿、韋馱殿、護法殿、圓寂殿。地址:位于馬山縣古零鎮(zhèn),距縣城約18公里門票:門票免費,停車收費建議游覽時長:1小時周邊景點:弄拉景區(qū)、小都百鄉(xiāng)村旅游區(qū)、四季花果生態(tài)園、聚賢山莊最佳旅游時間:四季皆宜。旅游小貼士:寺內(nèi)有免費齋飯,需提前預……[詳細]
132、淡村黃帝廟
淡村黃帝廟
  淡村黃帝廟淡村黃帝廟位于福建園街道淡村砂場附近,江南大道外的邕江邊。廟宇建于宋代以后,具體年月已無從稽考。南寧歷年出版的地圖均標有淡村黃帝廟的方位。宋皇祐五年(1053),宋仁宗派樞密副使狄青率大軍南征儂智高,黃帝的后裔隨軍征戰(zhàn)或戰(zhàn)后移民至嶺南,但只有定居南寧淡村的后裔建起轅帝館(后改名為黃帝廟)。至2005年,在國內(nèi)僅有20多座黃帝廟,淡村的黃帝廟是廣西惟一的一座。黃帝廟有兩次重建的歷史:1943年日寇侵占南寧期間,將黃帝廟拆除?箲(zhàn)勝利后,數(shù)百名村民和愛國志士捐資30萬元,重建黃帝廟,于1946年9月竣工。“0”期間“破四舊”,又將黃帝廟拆毀。2002年3月8日,村民數(shù)百人集資1萬多元再次重建黃帝廟,2005年1月竣工。黃帝廟面積有140多平方米,在正殿的兩側(cè)書有對聯(lián):“八百里邕城玉壘依然山色秀 五千年華夏金甌永固帝恩深”。3間殿房分別供有軒轅黃帝、北帝圣君、北府老爺、龍母娘娘和花王圣……[詳細]
大朗書院
  大朗書院越州文化千秋耀,浦水珠光萬古流?图椅幕c當?shù)匚幕幌嗳诤希蔀榍甑臍v史文明積淀。誕生在六萬大山的南麓古越州厚重而燦爛的客家文化深深地吸引著我。追溯古越遺風、尋覓客家文化便成為我夢中的理想。一個偶然的機會,走進了浦北的客家文化村,客家人的歷史、客家名人、客家民俗風情、客家生活起居、客家用品以及聚集了客家人文精華的戲曲等,讓游人集中感受到客家文化的精彩?墒墙o我留下最深印象的還是那經(jīng)歷了風雨滄桑,承載著厚重歷史的浦北大朗書院。這是一道古樸的人文景觀,既沒有古代四大書院建筑氣勢恢宏的壯闊景象,又找不到院落布局中那種中軸對稱,層層遞進,給人一種莊嚴幽深的感覺。這座六萬大山中百年書院也無法與主體建筑由大小十九座單體建筑組成、被譽為嶺南建筑藝術(shù)明珠的陳氏書院相比。后者縱橫規(guī)整,嚴謹對稱,廳堂軒昂,空間寬敞,廊廡秀美,裝飾華麗。在建筑構(gòu)件上,大朗書院既沒有過多地運用木雕、磚雕、石雕、灰雕、陶……[詳細]
陽朔徐悲鴻故居
  位于陽朔縣城漓江邊陽朔鎮(zhèn)縣前街2號,即縣人民政府大門前。徐悲鴻故居是1935年到1938年徐悲鴻避居廣西時李宗仁先生所贈送。故居外圍白粉墻、小青瓦,還有略帶黃顏色的檐口,其門樓下面懸有吳作人先生手書的“徐悲鴻故居陳列館”之牌匾,一邊還鑲嵌著“徐悲鴻故居”之大理石碑刻。房屋為磚木結(jié)構(gòu),三進堂小屋,院內(nèi)有一高大玉蘭樹,花香四溢。陳列館里主要展示了徐悲鴻先生在此生活的實情實景,同時又有反映徐悲鴻先生一生經(jīng)歷的圖片等等。徐悲鴻的《漓江煙雨》、《青厄渡》等名畫都是在此創(chuàng)作而成,F(xiàn)為廣西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徐悲鴻(1895-1953)是我國現(xiàn)代杰出、著名的畫家、教育家、現(xiàn)代繪畫藝術(shù)大師,江蘇宜興人。夫人廖靜文。徐悲鴻父親是個小有名氣的畫家。徐悲鴻少年時代,隨父學畫,20歲時,在上海賣畫。1918年,他接受蔡元培聘請,任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導師,翌年赴巴黎留學,后又轉(zhuǎn)往柏林、比利時研習素描和油畫。他非常喜歡……[詳細]
135、和里三王宮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和里三王宮
  和里三王宮是侗族人民為祭奠夜郎國王竹多筒的三位太子而修建的廟宇,建于明嘉靖年間,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整體布局為古代漢族宮廷式建筑,但戲臺、偏舍等又采用侗族穿斗干欄式構(gòu)造,是一座典型的具有漢侗建筑藝術(shù)特色相互融合的建筑物。其附屬建筑人和橋,建于清光緒二十四年,為方便善男信女進宮朝拜而建,橋基采用石拱式,橋體為侗族傳統(tǒng)穿斗干欄式空間結(jié)構(gòu),包含了侗族塔閣式鼓樓建筑風格,是一座具有侗族特色拱形風雨橋。兩者2009年被列入廣西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色古香、氣勢恢弘的三王宮現(xiàn)有眾多碑文石刻、以其為中心的良口鄉(xiāng)和里村、南寨村等侗族地區(qū),擁有許多關(guān)于三王宮和夜郎王國的民間傳說,加上當?shù)厝罕姽艠闵衩卦嫉男叛隽曀,如今該地區(qū)已形成一種文化現(xiàn)象。它與流傳了上千年的孤陋寡聞、妄自尊大、目空一切、不受歡迎的“夜郎自大”文化完全不同,它是一種感恩圖報、乞求風調(diào)雨順、祈禱國泰民安的原始信仰文化,這種文化被稱之為夜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