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山東省 > 濟南市旅游

濟南市文物古跡介紹

122、濟南靈鷲寺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濟南靈鷲寺
  靈鷲禪林位于港溝鎮(zhèn)西邢村,是著名的四大靈鷲寺之一,屬濟南以東第一佛門圣地。傳該寺建于唐朝初年,李世民率軍東征,屯兵于此。見這里人杰地靈,便在此修筑了“武圣堂”。某日午夜,李世民在武圣堂前沉沉睡去,忽聽一陣奇異叫聲。睜眼一看,但見一只流光異彩的美麗大鳥停留在武圣堂前,停棲片刻后又扶搖直上。李世民認為是神靈顯現(xiàn),不久打了勝仗。此后,李世民重修武圣堂,并將其改名為靈鷲寺。清代乾隆皇帝前往泰山封禪時曾路經(jīng)此地,住進靈鷲寺,與當時寺中圣僧佛果講經(jīng),深為折服。后佛果募捐重修靈鷲寺![詳細]
玉皇廟綠色生態(tài)園
  景區(qū)稱號: 好客山東農(nóng)家樂 (三星) 玉皇廟綠色生態(tài)園可同時容難近200人同時就餐,溫室內(nèi)栽植各種觀賞性樹木、花卉,果蔬等植物,建有小橋流水,綠樹婆娑,鮮花紛芳。地址:商河縣玉皇廟鎮(zhèn)商南農(nóng)貿(mào)特色景觀:優(yōu)美的田園景觀配套服務設施:可就餐交通指南自駕車指南:從濟南市的泉城廣場到商河縣玉皇廟鎮(zhèn):1. 從泉城廣場到濟青高速公路2. 濟青高速公路3. 繞城高速公路4. G2205. S2486. 科源街7. 玉凱路到商河縣玉皇廟鎮(zhèn)停車場信息:有停車位……[詳細]
三教堂村鐘樓
  三教堂村鐘樓位于濟南市槐蔭區(qū)吳家堡鎮(zhèn)三教堂村舊村址西北的水塘之中。為石質(zhì)建筑,坐東面西,高約2.5米,整個形制為四柱歇山頂亭形,保存較好。其平面為正方形,基址被淹沒在水塘中,占地面積約7——8平方米。臺基上立有四根四邊形立柱,方柱抹角,高度不詳,四柱頂部有石制橫枋。鐘樓頂以若干塊青石刻制、壘砌而成,單檐歇山頂,正脊兩端各置一龍吻,四面屋檐刻有瓦垅,檐口刻有瓦當、滴水。該鐘樓是槐蔭區(qū)保存較好的一處近代石制小品建筑,歷經(jīng)百余年風雨滄桑,至今仍保存于原處,是研究當?shù)孛袼鬃诮膛c地方史的重要實物資料。2013年12月20日被濟南市政府公布為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張養(yǎng)浩墓
  張養(yǎng)浩墓位于山東濟南。東臨西濼河,西臨清河北路,南、北河塘相抱。墓為土筑,高1.9米。墓地有親屬墓葬4座,有明清所立墓碑4方,石雕石獅2尊,“四奇石”之一的“麟石”1塊,石龜1尊。墓地植有松柏、楊柳等樹木,森林秀蔚。張養(yǎng)浩墓1979年被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F(xiàn)正式辟為公園。張養(yǎng)浩墓公園在墓葬墓碑面向一池人工小湖,四周垂柳蔭蔭,芳草碧波,雖然臨近公路,車眾繁雜,但公園內(nèi)翠幽清靜,常有老幼攜手踱步,愜意非常。2011年5月,據(jù)說附近近幾年會修建北湖,北湖將南通大明湖、北連小清河,水屯北路將從園內(nèi)經(jīng)過,把張養(yǎng)浩墓包含其間,成為北園大街附近最大的園林湖,期待北湖的建設。張養(yǎng)浩,字希孟,號云莊,濟南(今屬山東)人,唐朝名相張九齡的弟弟張九皋的第23代孫。少年知名,19歲被薦為東平學正,歷官堂邑縣尹、監(jiān)察御史、翰林學士、禮部尚書、參議中書省事等官職。因看到元上……[詳細]
段店古城遺址
  古城遺址位于槐蔭區(qū)段店鎮(zhèn)古城村東。面積約3萬平方米,為龍山文化、商周、漢時期古文化遺存。20世紀90年代進行文物普查時,曾采集有龍山文化夾砂灰陶罐口、夾砂黑陶鼎殘片,西周泥質(zhì)灰陶罐口、豆殘片,漢代泥質(zhì)灰陶盆口沿、罐口沿等。遺址地址與歷代文獻記載之祝阿故城相符,是濟南市商周時期的重要遺址之一。本次文物普查采集的標本有商代的泥質(zhì)褐陶罐口沿殘片、戰(zhàn)國時期的泥質(zhì)灰陶壺口沿殘片、漢代泥質(zhì)灰陶罐腹殘片等。該遺址對研究濟南地區(qū)龍山時代及商周的聚落具有重要意義。1995年12月20日被公布為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亦被《中國文物地圖集•山東分冊》收錄![詳細]
辛稼軒紀念祠
  辛稼軒紀念祠辛稼軒紀念祠位于濟南市大明湖南岸遐園西北側(cè)。又稱辛棄疾紀念祠。原址為清光緒三十年(1904)所建的李公(李鴻章)祠,1961年修葺改為辛稼軒紀念祠,1980年重建。坐北朝南,兩進院落,為民房建筑形式。大門正中懸掛辛稼軒紀念祠匾額,為陳毅所書。東西房懸掛辛棄疾詞作、配畫,過腰門兩側(cè)均為抄手游廊,正廳為券棚頂式,廳前抱柱楹聯(lián)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為郭沫若手書。廳內(nèi)正中有辛棄疾塑像,展櫥中陳列其生平事跡、各種版本的代表作及有關研究資料、著作。……[詳細]
經(jīng)四路394號德式建筑
  為省建設廳舊樓。此樓為三層西式洋樓。坐南面北,平面為矩形,共三層。東西長17.5米,南北寬14.9米。磚石結構,石砌墻基。入口位于建筑南北立面中部,北主入口外有四根西洋柱支撐的門廳。建筑南面有陽臺,券柱式,下面有磚砌橫桿,另有“凸”字形的窗戶。建筑東西立面在靠近南側(cè)的豎向方向也有“凸”字形窗戶,其它則為矩形窗戶。建筑內(nèi)部每層沿入口方向為過廊,兩側(cè)各有兩個房間,全為木地板,木樓梯。樓梯間位于過廊南頭,為雙跑樓梯。整個建筑外立面抹砂漿裝飾。2013年12月20日被濟南市政府公布為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29、嬴城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嬴城遺址
  時代:新石器時代、商、漢嬴城遺址位于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qū)羊里鎮(zhèn)城子縣村,年代從新石器時代一直延續(xù)到漢代。該遺址史前及商周時期文化層主要分布在遺址北半部,漢代最盛時期遺址范圍東、北兩面到嬴汶河岸,南至大增村西,西接達燒渣地一線,面積二百多萬平方米。遺址功能分區(qū)明顯,分為居住區(qū)、冶鑄區(qū)、墓葬區(qū)等幾部分。作為嬴秦族發(fā)源地,該遺址出土文物非常豐富,有石器、玉器、骨器、青銅器、鐵器以及黑陶等多種陶器,現(xiàn)在地表仍有大量的漢代陶器標本發(fā)現(xiàn)。2013年5月,該遺址已被國務院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濟南關帝廟
  關帝廟位于濟南老城芙蓉街,坐東朝西,始建于清代中期。廟宇分南北兩進院子,北院是關帝廟的正院。廟內(nèi)建有碑廊、放生池,飛霜泉、大殿等古建筑。關帝廟除古建筑外,還有琉璃影壁、石頭牌坊、萬斤銅鐘、鐵鑄香爐、石雕飾品、木刻器具以及各代石刻23塊,各朝題詩題匾60余幅,還有其他的零散文物,都是值得一觀的藝術精品。關帝廟自古就是游覽勝地,又是全國最大的祭掃關帝的場所,游人信士絡繹不絕,香火旺盛。如今經(jīng)過多次修葺、彩繪,關帝廟更加壯麗輝煌。地址: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qū)芙蓉街中段東側(cè)38號……[詳細]
臺子劉遺址
  臺子劉遺址:位于商河縣,賈莊鎮(zhèn)臺子劉村西北200米處,距縣城20公里。北與古麥丘邑古城址相望,該遺址高出地面4.5米,呈方圓形狀,占地面積為60×60平方米,高臺頂部現(xiàn)值有樹木,蓬蒿叢生,野生動物時有出沒,斷面處殘留大量繩紋筒瓦和刻有幾何紋飾的殘磚,其文化內(nèi)涵豐富,保存較好,幾經(jīng)專家考證為秦漢遺址與古麥丘邑古城遺址一脈相連,具有較高的歷史研究價值和保護價值。1996年被確定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臺子劉遺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濟南督城隍廟
  濟南督城隍廟位于濟南老城區(qū)東華街路北,東為按察司街,西為泮宮街,北依學前街。城和隍原指城墻和護城壕,后城隍被神化為城市的保護神來祭祀,俗稱城隍爺。后為道教所信奉。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城隍廟,由于濟南是巡撫、府、縣三級治所在,故建有督城隍廟、府城隍廟、縣城隍廟,督城隍廟為最大。督城隍廟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歷經(jīng)600年風雨,現(xiàn)在北側(cè)的大殿遺址已被拆除建房,只有山門、前殿和的倒塌戲臺尚存,成為濟南少數(shù)現(xiàn)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景區(qū)地址:濟南市歷下區(qū)東華街5號……[詳細]
毛澤東主席視察北園紀念地
  1958年8月9日,毛澤東主席視察北園水屯村,發(fā)出了“還是辦人民公社好”的指示。后在此地辟建“毛澤東主席視察北園紀念地”。該紀念地聳立著毛澤東主席立體塑像,面朝南,前方是能容納萬人的廣場;塑像后方建一大型花崗石坊,上鐫刻毛主席手書“人民公社好”5個金色大字;東西兩側(cè)分別設有接待室、展覽室、荷花池,保留了毛澤東主席視察時的見證物:槐樹(譽名“幸;薄保,窩棚(已廢,有石碑示之)以及周圍的稻田等。紀念地總占地面積18000平方米。1977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新屯漢墓群
  新屯西漢墓群 位于刁山坡鎮(zhèn)新屯村南, 距縣城15公里。墓區(qū)東西長250米,南北寬80米, 總面積2萬平方米。墓穴密集,多數(shù)為西漢墓,少量為戰(zhàn)國墓。1986年暴露3座, 其中大墓1座,小墓2座。大墓為石結構回廊式方形墓,墓門浮雕鋪首,棺床陰刻行龍和穿璧紋飾, 出土陶器40件,銅器2件,五銖錢50枚。小墓為青石巨料扣結而成長方形墓室,墓壁陰刻車馬、人物、房屋、龍、幣等圖象2006年12月7日,新屯漢墓群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翠屏山多佛塔
  翠屏山多佛塔多佛塔位于山東省平陰縣翠屏山山頂。塔始建于唐貞觀四年(公元630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重修。石結構,平面八角形,十三層,高20米,底層周長18米,每層都鑲有四至八尊立雕石佛,大小不等,大者身高1.2米,小者身高0.6米,全塔共有石佛84尊,大部分為明代所雕,造型十分優(yōu)美。新中國成立后,佛塔已被加固,塔院中的玉皇閣也已修繕。佛塔與道家玉皇閣在同一廟院里,這實屬少見。此塔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