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房縣旅游

房縣文物古跡介紹

1、顯圣殿 AA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顯圣殿
  顯圣殿顯圣殿位于房縣城西12公里處的軍店鎮(zhèn)軍馬河口,相傳怪人費長房在此顯圣,殿因此得名。清乾隆年間創(chuàng)建,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重修。殿宇依山傍水,懸崖峭壁,巍然壯觀。殿基為磚石結構,高約30米。磚雕走脊,飛檐筒瓦,有唐宋遺風。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在后山之巔增修殿,房縣橋上鄉(xiāng)桃石山宇1間,名曰“金頂”。顯圣殿依山傍水,景色秀麗,山上林木蒼翠,四季長青。正殿是宮殿式建筑,兩側是磚木結構歇山重檐的兩層樓房建筑,卷棚斗拱,各臻其妙,上下臺階相連,高低回廊可通,殿前石欄浮雕,上有哪吒鬧海等神話故事,工藝精美,栩栩如生。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在山頂修建金頂1座,F(xiàn)頂?shù)钜琅f,保存完好。購票須知:10元/人,節(jié)假日正常開放聯(lián)系電話:15271384156……[詳細]
寶堂寺
  寶堂寺位于房縣尹吉甫鎮(zhèn)漁河村萬峰山。寺院后巖壁上原有一古代雕琢的“日月品字型”石窟,被稱為尹吉甫宗廟。在魏晉南北朝時,儒釋道三教合流,宗廟中有三官神像、三教神像等神像。明代,在尹吉甫宗廟石窟前興建了寶堂寺,現(xiàn)存有碑、石窟等。1987年,被稱為尹吉甫宗廟的寶堂寺被房縣人民政府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榔口鄉(xiāng)萬峰山,只見尹吉甫宗廟鑲嵌在一座巖壁上,分上下兩殿:下殿鑿有一石窟大石殿,寬10米,深5米,前后石壁高3.5米,屋脊高5米,洞內四壁鉆了上百個大小不同的小方孔,孔內插石楔,石楔托石盤,石盤坐神像。石窟大殿外沿崖邊鑿石梯,石梯外有石護欄。由南向北蹬11步階梯,再由北向南蹬19級,然后由東向西蹬6級至上殿;上殿品字型,正面鑿石殿3米見方,天臺左右各鑿一個小石殿,2米見方,正殿四壁也鑿有近60個大小不同的方孔,其用途與上下兩殿相同。山上三間石殿合稱“三間堂”,上下殿高17米。據了解,石窟大石殿……[詳細]
七里河遺址
  七里河遺址位于房縣紅塔鄉(xiāng)七里河村,東距縣城3.5千米,西瀕七里河,南倚巫山山脈北麓的鳳凰山二郎崗,北為寬闊平緩的河谷階地。遺址地貌為一處不規(guī)則圓角方形矮崗,面積約4萬平方米。遺址于1958年發(fā)現(xiàn)。1976年、1977年、1978年湖北省博物館等單位進行了三次發(fā)掘,發(fā)掘面積1460平方米。文化堆積層厚約2~3米。遺存以新石器時代文化為主,先后發(fā)現(xiàn)石家河文化的房屋、灰坑、灰溝、墓葬等遺跡,三房灣文化時期灰坑、墓葬,東周建筑遺跡、墓葬,以及兩漢時期墓葬等大量遺跡。七里河遺址,首次揭開了房縣地區(qū)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面貌,填補了武當山南麓至神龍架區(qū)這一大片區(qū)域內新石器時-古學文化發(fā)現(xiàn)的空白。其中關于石家河文化的發(fā)現(xiàn),表明七里河遺址在石家河文化時期是一個等級較高的聚落址,歷史文化價值重大![詳細]
彭家祠堂
  彭家祠堂位于房縣門鼓寺鎮(zhèn)彭家灣村。建于清光緒年間,為當?shù)赝迮硎系募异。坐東朝西,平面呈長方形,占地面積約500平方米。合院式布局,由前廳、正堂,左右配屋等組成。前廳也為其祠堂的門廳,大門有貼面式牌樓,四柱三間三樓,牌樓高出前廳檐口,門額嵌石匾,陰刻楷書“圣宗祠”。正堂與前廳形制基本相同,均為磚木結構,面闊三間,硬山灰布瓦頂,抬梁、穿斗式混合構架。前廳嵴檁彩繪有八卦、如意、蝙蝠圖案,墨書題。天井院中間用鵝卵石鋪成“人”字形地幔,地域特征明顯。該祠堂保存較好,木結構形式與屋面嵴飾都很有特點,在鄂西北地區(qū)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是湖北省內保存較完整清代祠堂之一,具有較高的文物保護價值![詳細]
羊鼻嶺遺址
  羊鼻嶺遺址位于房縣白窩鄉(xiāng)長龍村西南,新石器時代、商周遺址。面積約6萬平方米,文化層厚2米左右。采集有石斧、鏟、刀、鏃和陶片。新石器時代仰韶陶片以泥質紅陶為主,有少量泥質黑陶和彩陶,彩陶紋飾有草葉紋、花瓣紋,器形有盆、缽、碗、銼等;屈家?guī)X文化陶片以泥質紅陶為主,夾砂紅陶次之,紋飾有細繩紋及彩繪;器形有鼎、杯等;石家河文化陶片以泥質黑陶為主,泥質灰陶次之,有少量夾砂紅陶,紋飾有籃紋、方格紋、附加堆紋,器形有鼎、杯、罐、研磨盆等。商周陶片有夾砂紅陶繩紋鬲足及泥質灰陶板瓦等殘片。(第二批)……[詳細]
房縣溫泉寺
  稱湯泉寺。在房縣城關鎮(zhèn)東南12.5公里馬欄河南岸,背靠湯池溝口。因寺內有溫泉而名。唐代興建,后多次修茸。清嘉慶間(1796-1820)重修。層樓聳翠,飛閣流丹,澄澈愈疾,為邑中名勝之一,F(xiàn)存建筑面積218平方米,磚木結構。其中大殿,九脊四坡頂,面寬5間,進深3間,軒昂宏偉,古貌盎然。臺亭,六角攢尖頂,上下兩層,高9米,俏拔卓立,凌云欲飛。寺周山光林影,清池奔泉,幽麗多姿,游人不絕![詳細]
樟腦洞遺址
  樟腦洞遺址位于房縣龍灘鄉(xiāng)青陽村,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洞穴生成于下寒武系天河板組灰?guī)r中,在樟腦河東岸,高出河水面約8米。洞口高5米、寬5·5米,洞內面積約35平方米。1986年發(fā)掘,出土石器有石核、石片、砍砸器、刮削器等2000余件;伴生動物化石有大熊貓、劍齒象、梅氏犀、巨貘、蘇門羚、鹿、羊等13種,分屬5個目,屬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第三批)……[詳細]
房縣蘇維埃政府舊址
  房縣蘇維埃政府舊址位于十堰市房縣城關鎮(zhèn)西街27號。房縣人民富有光榮的革命傳統(tǒng)與斗爭精神,歷史上曾爆發(fā)過100多次農民起義,沉重地打擊了封建勢力。中國共產黨誕生后,房縣人民的革命斗爭也隨著進入了新的階段。1926年3月,房縣籍進步青年李明銓等人,先后在襄陽、武漢等地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2月,鄂北特委派李明銓回房縣開展地下斗爭,1929年3月成立中共房縣特區(qū)委,李明銓任書記。1931年6月8日,賀龍、鄧中夏、柳直荀等率領紅3軍(原紅2軍團)主力,攻克房縣,與李明銓接上關系,并以各級政治機關為核心,組織大批干部、戰(zhàn)士深入各地,開展地方工作。為了加強對地方工作的統(tǒng)一領導,在房縣成立了以柳直荀為書記的中共鄂西臨時分特委。隨后,成立了中共房縣縣委。柳直荀兼任縣委書記,李明銓任副書記,召開縣委擴大會議,通過了政治任務、黨的組織任務、工人運動和婦女運動等決議。在鄂西臨時分特委和房縣縣委領導下,房縣革……[詳細]
房縣六區(qū)蘇維埃政府舊址
  房縣六區(qū)蘇維埃政府舊址(十堰市房縣紅塔鎮(zhèn)況營村)。房縣六區(qū)蘇維埃政府舊址位于湖北省十堰市房縣紅塔鎮(zhèn)況營村,1931年6月至12月房縣六區(qū)蘇維埃政府舊址設于此。舊址原為大地主彭建彩和彭建基的老宅,始建于民國初期,座北朝南,磚木結構,占地面積3660平方米,建筑486平方米。1931年6月18日紅三軍進入房縣,立即發(fā)動群眾,開展土地革命,建立縣、區(qū)、鄉(xiāng)各級蘇維埃政權,于6月23日在況營村建立了房縣六區(qū)蘇維埃政府并設于此,內設政治部、辦公室、秘書處、收發(fā)室、文印室、-庫、醫(yī)務室、警衛(wèi)室等。轄營盤、蓮花、況營、孫家灣、磨石溝五個鄉(xiāng)蘇維埃政府。1931年8月賀龍、柳直荀指揮連山坡戰(zhàn)斗,阻敵張連山部,在此駐扎指揮半個月。舊址建筑為典型的天井院院落民居,呈中軸線左右分布的結構布局,有大小房間15間,四周建有圍墻。舊址現(xiàn)存有大量紅軍標語、紅軍使用過的刀、長矛、銀元、紙幣、馬燈等。房縣六區(qū)蘇維埃政府是中國共……[詳細]
觀音洞古建筑
  觀音洞古建筑位于房縣城南4公里的炳公村,清代。分布有觀音洞、關帝洞、玄天觀、三星閣、凈心亭等古建筑,保存有宣統(tǒng)年間的碑刻。(第四批)……[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