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郊海淀區(qū)白家疃村南,有三座峭立峰巔,中峰高,東西兩面?zhèn)确宓,似直插云端的三柱香,多少年來,人們都稱它“三柱香”。在三柱香山下,有一泉水,名叫百家水,泉水向山凹處流至一方池中。何魁山莊就建在三柱香山麓百家水嶺的平臺上,是京西清代四大莊園之一。
何魁山莊,至今約有一百余年的歷史。據白家疃村中故老相傳,何姓與霍姓兩字不分,原為一家人,霍老爺自幼凈身入宮充當小太監(jiān),后來擢升為乾清宮總管太監(jiān)。很受皇帝的寵愛,有勢與很有錢。一天,霍太監(jiān)來到白家疃南山百家水山嶺,請來勘輿先生,認為這里群峰高矗,南有三柱香高峰巒作為屏障,東西兩山環(huán)抱,北有火蜘蛛山下之甕坑,是一處風水寶地。于是請人購置了山嶺土地,修建宅園和廟宇,一直居住在這時頤養(yǎng)天年直到壽終。臨終前遺囑,讓侄子何魁繼承家產,又在山嶺周圍購置了幾百畝山場,種植了果木,將平坦的山坡地開墾為良田,成為一座地主山莊。
何魁山莊建在百家水山嶺北平臺上,嶺下東西兩側,多年被山洪沖刷,形成兩道深深的山溝。山嶺南有一道天然屏障,從嶺峰下東西兩條山坡道可達莊園,在莊園嶺下西北,有一塊很大的平坦臺地,建平房數間,原為山莊的場院。山嶺下南側,建龍王堂三楹,坐東朝西,南北各建耳殿一間,正殿中供奉西海昭福龍王、龍母。莊盛時池四周置白石雕欄,潭東石壁嵌石雕龍頭一個,清清山泉水從龍口中噴出,落入潭中。潭西為龍王堂廟門,清水脊兩坡水門樓一座,出門下坡有一條蜿蜒曲折小路伸向西山坡,山坡平臺上建小廟一座,頂部青色筒瓦,朱紅色墻,
兩壁開圓形窗欞,小巧別致,廟內沒供神像,故稱“空空殿”。山坡西側從山上至山下,砌又高又厚虎皮石墻一道。上坡轉角處有人工開業(yè)山洞一座,深約20多米,寬約三米,高約4米余,這里是莊園儲存糧食和物品之處。再上可至莊院。莊院坐北朝南,為傳統(tǒng)多進式四合院,宅門清水脊磨磚對縫,江米石灰灌,門砌拱券式,安裝兩扇鐵門,進門迎面建一字影壁,西為屏門四扇,東開角門,平時不開。院東有一條狹長甬道,甬道外首砌高高厚厚虎皮石外墻一道,南北兩端各建炮樓一座,炮樓上留有槍口,晝夜有護院站崗放哨,以防不測。外院建倒座南房四間。門窗皆為拱券框格,窗為鐵制,拼券上口砌成圓形花狀,十分精致。東西建配房各兩間。正北建垂花門一座,進門東西為抄手游廊,可達東西配房。北為正廳五楹,前出廊,東西各出稍間跨院。廳后建罩房五楹,東西配房各三間,院中較開闊,四周房前種植名貴花卉,中為草坪,是何魁夫妻練武之地。莊盛時期,宅四周山坡下種植槐樹數十株,權柯盤曲,橫枝蔭數畝,至今山坡下尚存古槐數株。
何魁是八卦掌第二代傳人尹福的女婿。尹福是八卦掌創(chuàng)史人董海川的弟子,精通八卦掌拳理,名揚海內。何魁與尹福之女婚后,生有三個兒子,老大何中奇,0何中林,老三何中祥。兄弟三人自幼向父母學習八卦掌。其中,老大老三聰明靈敏功夫深厚,在八卦掌傳人中廣有名氣,解放后均在國家-擔任武術教練。何中林功夫稍遜,在家務農。據人介紹,何魁山莊在解放前曾作過地下黨的交通站,利用山莊的特殊身份,為西山游擊隊提供情報。
何魁山莊,在盧溝橋事變后遭到帶紅蘭箍的趙桐的部隊搶劫,山莊大部分建筑被燒毀,F今龍王堂及堂前小院較完整遺存,莊院及部分房屋尚遺存。解放后,何魁山莊被收歸國有,由北京市西郊農場果樹隊占用。
何魁山莊作為一座地主莊園,出租土地,雇用白家疃村的農民干活,其剝削的性質是顯而易見的。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四清運動中,當地農民曾揭發(fā)何家剝削的劣跡。何魁山莊亦曾被作為地主莊園的代表。時代在發(fā)展,社會在進步,作為一座當年曾有過較大影響的地主莊園,現在已成為當地人民的一份歷史文化遺產,讓我們的子孫后代不可忘記。
溫泉地區(qū): 溫泉鎮(zhèn)位于北京城區(qū)的西北郊,海淀北部新區(qū)的南部。這里上風上水,依山傍水,在歷史上山水薈萃,園林別墅眾多。 歷史記載表明,現溫泉鎮(zhèn)域在明代以前大體屬昌平縣(前身軍都縣),其中西南部唐末至金初可能曾屬玉河縣。明后期大體以今百望山至溫泉道路為界,其北太舟塢、楊家莊、東埠頭一帶屬昌平縣(州),其南白家疃、溫泉及高里掌、辛莊一帶屬宛平縣。至清代康熙初…… 溫泉地區(qū)詳細信息++